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将精深加工做到极致,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开发成大米面膜、洁面乳液、肥皂等产品。我国许多地区也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经营体系。这反映了现代农业(     
A.着力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B.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C.使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D.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2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复兴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启蒙,改变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鉴于此,他们大力提倡(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政治主张对应的学派分别是(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
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A.儒家、法家、墨家、道家B.墨家、道家、儒家、法家
C.法家、儒家、墨家、道家D.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指出,“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因此臣之“出于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表明黄宗羲(     
A.阐发民本思想B.倡导个性解放C.提出工商皆本D.动摇儒学根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下列属于他们所作的努力的是(     
A.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B.“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C.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论D.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9 . 1918年,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苦痛,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胡适旨在(     
A.高举民主旗帜B.鼓励文学创新
C.推动婚姻自由D.颂扬无产阶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97年,69个国家(地区)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这一协定的签署(       
①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②标志着全球贸易网络建成
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