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19世纪的欧洲存在着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形式,一种带有色彩浓厚的主观性,一种包含风格强烈的客观性。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后者风格的是(     
A.《悲惨世界》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
2024-05-13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贵州贵阳·一模
2 . 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主张摧毁封建土地关系,土地归国家所有,但经过反复思量,孙中山在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在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这反映了(     
A.孙中山具有土地革命的思想B.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孙中山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D.“平均地权”顺应历史趋势
2024-03-21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A.孟子B.老子
C.墨子D.荀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董仲舒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6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而“非为君也”,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这些主张(       
A.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023-07-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据如表可知,《诗经》(        
资料出处
“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诗经·大雅·板》
“此令(和睦)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痛(意为害)。”《诗经·小雅·角弓》
A.主张约束民众行为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提倡削弱诸侯权力D.劝导君主以德治国
8 . 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       
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
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 . 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伏尔泰的观点(     
A.体现出历史进步的信念B.肯定君主享有至高无上权威
C.表明法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D.反映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经》三百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相符,形式也多是整齐的四言诗,涵盖的地域极广,体系完整且内容丰富。因此有学者推测,《诗经》应当是周王朝通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据此可知,《诗经》(     
A.创作方法受到广泛认同B.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C.体现对区域文化的整合D.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