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知识分子的休闲文化

唐朝宋朝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然是休闲的绝对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欣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壶、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聚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赏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变看唐宋休闲文化变化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05更新 | 84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秦以降,两千年的专制天下,一直保持独一的最高文化国家,养成很深的自尊自信心。一旦接触到西方文明,于认识上不会很快地承认其优越和有用,自是不能很快吸收。一些开明之士,于直接鼓吹之外,则尽量设喻引例,开导当时的反对分子,以逐渐改变他们的认识,予以灌输许多新的观念。……晚清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历程,酝酿着中西观念的激荡,新旧杂糅和更新的创造。同时对于实际政治社会的感染和潜移默化,都随时在扩张其影响。

——摘编自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丹纳


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任一现象,对上述材料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在16世纪以后,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讲西学的人将science译为“格物致知”,简称“格致”。汉语中的“科学”是个地道的外来词,源自日本近代学界,首创这个词的是日本学者西周。1874年,他出版《百一新论》一书,将science译为“科学”,有“分科之学”的含义。1897 年,康有为在其

《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科学”这个词,较严复译《原富》《天演论》时使用“科学”一词为早,一般认为康有为是国内公开使用“科学”术语的第一人。民国初年,“科学”开始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流行开来。1915 年,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刊物取名为《科学》,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此,“科学”一词成了science的定译。

——摘编自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格致”“科学”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4-2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1917年年初到1921年年底的五年之间,不过我们也不应把五四时代严格限定在这几年之内,有些民族思想和新思潮早在1915年就已经成形(如下表所示)。这一时期恰恰是中国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历史内涵复杂而丰富的历史之变期。

时间事件
1915.5“中日民四条约”签订
1915.9《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底“中华帝国”建立;反袁护国运动
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
1917年夏张勋复辟
1917.8护法运动开始
1917.11十月革命
1918.11一战结束;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5五四运动爆发
1919.6上海“三罢”斗争;拒签《凡尔赛和约》
1920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共产党成立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五四时期历史之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成就
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珙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阐述须史论结合。)
7 . 中国近代思想变革

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中国近代思想变革”展板的设计任务,经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第一阶段:器物变革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1842年,魏源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9世纪60~9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第二阶段:制度变革

1874年,王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攻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

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主张习商战、兴学校,要求对政治、经济、军事、外文、文化话方而进行改革

1891年,康有为在广判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郎著作,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1896年,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

1897年,谭羽同发表《仁学》

◆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1903年上半年,章太炎写了一封致康有为的公开信,即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903年,容撰写《革命军》。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1903年,陈天华,写成《猛回头》《警示钟》,宣传革命

19051126日,中国同会的杯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十六字政纲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阶段:思想变革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告青年》一文,捉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7年,胡透在《淅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917年,陈独秀在《淅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表明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第四阶段:以俄为师

1918年,李大友表《法俄至命之比较观)、《应·民的利》《布尔什独主义的胜利》文章,在中四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又。

19197月,毛泽东在湖南办《湘江计论》,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815日,上海共严主义小陈独秀、手汉俊发起创办《动界》周刊,这是近代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


请你为小歴的展板内容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搜集的资料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问题也做过多次重要论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根据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

时期主要外来新词来源
汉代到唐代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西域
佛陀、和尚、袈裟、菩萨古代印度
晚清到“五四”前后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英国、俄国、日本
改革开放后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0 . 太空筑梦

材料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