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A.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中程导弹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D.中国构建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
2022-03-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普高和职高)
2 . 依据如图的资料,提炼一个最为恰当的主题
A.摄像技术的演变B.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C.中外文明的交流D.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3 .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开始
C.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为建立新中国奠定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世俗职业不能称“天职”,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天职”,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天职”一词内涵的变化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C.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D.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2021-12-28更新 | 698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长技者,则曰“靡费”,苟有议翻夷书,刺夷事者,则必曰“多事'”。这从侧面反映了
A.近代社会变革步履维艰B.中国近代化已经起步
C.师夷长技成为国人共识D.实业救国阻力重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这说明
A.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受到挑战B.战乱时代人们渴求精神安慰
C.道家针对生老病死作出解释D.佛教确立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7 .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削弱宗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B.推动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C.标志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推动近代欧洲的对外扩张
2021-10-13更新 | 59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王阳明在与弟子讨论如何处理儒生治学与治生的关系时,提出学者应当以治学为首务,但若能调停得“心体无累”,那么虽“终日做买卖”,也“不害其为置为贤”。王阳明的这一言论
A.完善了理学的人性论B.迎合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否定了儒学的义利观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5-26更新 | 8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摘自《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编自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对此解释最全面的是
A.《金刚经》是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B.唐代的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
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佛教的传播
D.唐代的雕版印刷术为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