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民变和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民变是下层群众用直接诉诸行动的方式以表达自己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中国社会内在矛盾激化的产物。与革命相比,民变具有自发性、分散性和落后性,因此二者并不是相同…20世纪初年的民变却已非循环式改朝换代所能涵盖了。民变中既有旧的力量,也有新的力量,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内在要求而行动。这种行动既造成了彼此的呼应,也造成了彼此的矛盾……对于革命来说,民变的最大意义乃在于它们以自己的出现和存在推动了形势,促成了清朝统治秩序的瓦解。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与古代史相比,1840年以后激化晚清社会矛盾的新因素有哪些?这些新因素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是“民变”之一,举一例史实说明其带有“循环式改朝换代”的特点。20世纪初,民变与革命彼此呼应,例举1911年史实加以说明。
(3)概括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由这一观点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含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
C.经济重心的转移D.江南战乱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地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
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B.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D.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6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回答:
(1)该材料出自何文件?颁布于何时?是那个政权颁布的?
(2)该材料反映了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3)它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4)该政权后期又提出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叫做什么?该方案有何特色?
2019-09-04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2019-08-23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图1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示意图》;图2为《张自忠烈士陵园》

材料二: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三: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材料四:从这时候起(注: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请为材料一的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变化。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2019-08-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由此可知,列强主动“助剿”的主要目的在于
A.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攫取苏、杭等地为通商口岸
D.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2019-06-03更新 | 39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