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
2021-08-25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孙中山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二人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

汉建都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西汉政府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

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

唐高宗时期,洛阳以东为水运,洛阳以西为陆运。中宗景龙三年,京师农业歉收,有人建议朝廷迁到洛阳“就食”。中宗不肯,说“岂有逐粮天子耶!”

北宋建都汴京,漕运路线大大缩短。南宋建都临安,位于产量区内。

元都大都,粮食“仰给于江南”。大运河中段改南北取直,东移山东;运河漕运,常因天旱水浅,河道淤塞不通,致使漕船不能如期到达。为了克服河运的困难和补助河运的不足,元朝统治者又开辟了一条海运航线。

清道光六年后,又开始实行河、海并漕。咸丰三年(1853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改漕粮折银(指用银两或其他物品代替)。同治十三年(1874年),官办轮船招商局成立,漕粮运输逐渐由海轮代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以上材料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汇编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的漕运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漕运衰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历史上漕运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1860年中国纪事》(摘自马恩全集)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请回答:
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为这两种观点阐述各自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该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
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