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54年7月,中央决定结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制定了“必须走出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开始全力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相继提出解决边界问题、处理华侨双重国籍和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D.朝鲜和东南亚问题的解决
2021-12-30更新 | 76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9年初,毛泽东会见苏共要员米高扬时,提出了我国处理外交问题的两个方案,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得到承认,并希望苏联首先予以承认;一个是一年之内不急于得到外国承认,如果外国政府宣布承认,也不拒绝,但暂不予以同意。当时的中共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其立足点是
A.维护中苏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B.以独立自主姿态处理对外关系
C.与国民政府屈辱外交划清界线D.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国际环境
3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几乎同时建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等组织以民间团体的形式邀请和接待世界各国经贸.文艺、科教人士,以及各国半官方人士访华,并组织代表团出国访问。新中国初期的民间外交
A.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促进了第三世界理论形成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利于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
2020-1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A.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B.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D.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和主权
2020-11-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与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这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简述这一原则实施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认识。
6 . 1960年,中法间贸易额为5991万美元,1965年达12092万美元。同期,中国与意大利的贸易额也从4565万美元增加至8573万美元。这表明当时我国
A.意识形态外交有所淡化B.对外贸易出现蓬勃发展态势
C.全方位的外交卓有成效D.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边倒”外交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新中国基本外交战略。如图反映了这一词汇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的使用频率。


——摘编自张颖等《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1)根据材料,指出《人民日报》“一边倒”一词使用频率所体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8 .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2020-10-05更新 | 5304次组卷 | 6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
2020-07-10更新 | 9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20 世纪 60 年代,中法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 年中法建交。可见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
A.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都希望挑战美苏霸权D.当时两国价值观念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