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 道试题
1 . 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 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
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
2 . 1958年9月,毛泽东会见巴西记者时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他意在强调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的原则
C.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D.重视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2023-11-11更新 | 820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宣布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驻兵权”,收回美、法、荷三国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及地产。同年6月和9月,天津和上海市军管会也先后收回或征用了法国的兵营地产。这些措施(     
A.埋下了矛盾冲突的隐患B.为外交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C.彰显新中国的国家意志D.彻底洗刷中国近代的屈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统计表。这些数据可印证新中国成立初期(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领土、主权、完整456321217206194132
干涉内政71018158122154127
A.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B.捍卫国家安全的能力增强
C.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
2023-05-12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掀起留苏热潮,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实习生和进修教师纷纷前往苏联各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厂学习。与此同时,大量留学人员历经坎坷回到祖国,其中多数从欧美返回祖国。这反映出(     
A.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B.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意愿
C.国际局势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D.新中国“一边倒”战略落到实处

7 .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外交战略

内容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

“结盟外交”

与苏联结盟反对美国;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

“不结盟外交”

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

“共同发展”外交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根据材料中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1963年年底到1964年年初,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此次非洲之行发表的公报显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议题主要为苏、美、英三国签署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7月)、中印边界冲突、中法建交等。这反映出,此时的中国外交(     
A.服务国内经济建设B.以团结第三世界为宗旨
C.突破意识形态束缚D.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变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

阶段特征主要概念
1949年至1978年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间地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东风压倒西风,三和一少,世界革命中心,反帝反修、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
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
1978年至2012年和平发展、有所作为第三世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平与发展,国际新秩序;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和平发展合作,多极化,战略伙伴关系,与邻有善、以邻为伴;
和平发展道路,战略机遇期,伙伴关系,和谐世界,睦邻、安邻、富邻。
2012年以来大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

     ——摘编自周桂银《当代中国外交史的思想维度一概念史研究的视角》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中提取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逻辑严密。)
10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论语》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在新中国的外交中,践行这一思想的成就是
A.实行“一边倒”的方针B.提出“一国两制”创举
C.发起了“不结盟运动”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