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954年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想借中国力量把美国赶出亚洲,决定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同时,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19641月,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建交。

——摘编自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材料二   中法关系在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展现出开创性和特殊性。1997年中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大国建立新型关系。2013年中法在《联合新闻公报》中重申,两国均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建设多极世界,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平等均衡的方向发展。2023年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致力于为国际安全和稳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寻求基于国际法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寻求在多极世界里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法国长期在欧盟对华政策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欧盟发展对华战略伙伴关系。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法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既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也没有像自由主义预期的那样发生根本的身份转变,而是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培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此,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023-10-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1950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定的签订,两国贸易总额增加到20.97亿美元,是1950年的6倍。中国向苏联提供苏联所急需的橡胶、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和烟草等原料和农副产品,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为适应两国贸易需要,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

﹣﹣摘编自禹丹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张小女《中俄商品贸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商品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商品贸易变化的原因。
2023-09-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人类文明本多样,世界文明皆平等,交流互鉴促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5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已开始与阿拉伯人通商,从而形成各自对对方形象认识的雏形。艾布·阿提凯转述穆罕默德的训示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书籍中,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马斯欧迪曾描述“中国国王最注重体察民情和善待士兵”。从第一本记载中国的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成书于851年)一直到阿拉伯地理学走向衰落的13世纪完成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描写从未中断过。伊利汗国时期的历史书、地理书等作品中关于中国的记载,呈现出突破性的进步。不过,他们曾描写中国的鸡比鸵鸟还大,把所见到的一切精美的手工艺品都称为中国产的。

——摘编自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材料二   2001年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成立,针对阿拉伯国家开展民间友好工作。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新的双边合作机制。发展成为涵益众多领域、建有10余项机制的集体合作平台。2006年,首届阿拉伯艺术节在中国举行,成为中阿合作论坛之下中阿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重要机制。2014年、中阿双方确定2014年和2015年为中阿友好年,并倡导中阿共建“一带一路”。

——摘编自刘少华《走在古今丝路上的中阿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中国形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相关文献所记述的“中国形象”的特征。
(3)进入新世纪,中阿交流迈人快车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现这一现象的现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的,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时期的重大外交成果。
2023-08-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某学者归纳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大事(成就)简表(部分)。   

时期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1949年,人民政府确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三大方针
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新时期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摘编自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9)》(第二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新时期中国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5-1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1950~1978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援助,并在战后继续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重建家园。1964~1970年,中国的受援国达31个,并先后同10个非洲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援建成套项目和提供技术援助成为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
在努力克服“文革”时期严重财政困难和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全力支持越南、柬埔寨、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全面铺开对其他亚非友好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受援国增至66个;1971~1978年,对外援助支出达到前20年支出总和的159%。
改革阶段(1979~2012年)中国不断推进对外援助机制改革,包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重新明确对外援助作为“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创新阶段(2013~至今)中国全面开启对外援助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例如,设立多种形式的援外专项资金和合资合作专项基金,贴息优惠贷款成为对外援助资金的创新形式。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物资项目援助外,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的比重明显提升。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本质上都是党和国家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改革开放前相比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重塑了当代中国外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整个世界的关系。中国认知国际环境和自己的国家利益出现根本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继续深入发展。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新中国外交,把握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交汇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是我们回顾几十年来的新中国外交得出的启示。

——摘编自朱炳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3-25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也是美国人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种敌对方式的表现。俄国保证要实现的纲领旨在使美国社会遭到损害,这种损害,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甚至比单纯在军事上惨败于传统的战争可能带来的种种苦难还要可怕。因此,苏维埃共产主义被看作是应当加以隔离的瘟疫。……美国自认为是私有制立国的“天定命运”与“天然优越”的国家,具有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并越来越感到负有“领导世界”的使命。

——摘编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王明进《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越来越感到负有‘领导世界’的使命”的原因,指出这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策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2023-03-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

阶段特征主要概念
1949年至1978年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间地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东风压倒西风,三和一少,世界革命中心,反帝反修、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
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
1978年至2012年和平发展、有所作为第三世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平与发展,国际新秩序;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和平发展合作,多极化,战略伙伴关系,与邻有善、以邻为伴;
和平发展道路,战略机遇期,伙伴关系,和谐世界,睦邻、安邻、富邻。
2012年以来大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

     ——摘编自周桂银《当代中国外交史的思想维度一概念史研究的视角》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中国外交政策概念的历史分期表中提取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