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

——摘编自菅兵兵、葛华阳《明清城市结构初探》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所以在这些城市中……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理的行政官、有团体印章,有市政厅和钟塔。即使是封建税收,也是由城市政府来课税,领主不能直接征收。

——摘编自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的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不同之处。
2 . 明初,各来华使团会带来“正贡”和“附搭货物”。“正贡”相当于国家交往的礼品,“附搭货物”是可在市舶司等地进行交易的物品。史料记载日本国的“正贡”有20种,“附搭货物”有248种。由此可见(     
①不同地区、国家之间交流频繁②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③朝贡关系有外交和贸易双重色彩④朝贡贸易在明朝官方管理下开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初期,福建地区矿冶业迅速发展,颇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产量亦颇可观。下列对北宋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促进矿冶业发展
B.海外贸易兴盛扩大商品和货币需求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刺激了矿冶发展
D.私营冶铸业超越官营冶铸技术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与前朝相比,宋代不仅有完善的征税管理机构、遍布全国的征税网点,建立了完善的商税法律体系;而且还设立市舶司、盐井监、酒务、造船务、纺织院、茶马司、榷货务、交子务、市易务、抵当所等非常多的经济部门参与市场管理经营。据此可知(       
A.宋代曾经废止重农抑商政策B.程朱理学对统治者影响较少
C.工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D.宋朝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特点。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煕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宋朝
A.巧立名目增加税收种类充实国库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止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管理改革D.城市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中对于史实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序号史实解释
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铜的国家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管理
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棉布已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1023年,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交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湖南地方志记载,郴州的兴宁县,早在乾隆年间就“多不种稻,而种麻”,“去禾而艺麻”;嘉庆年间平江县十七都,“居民半植茶为业”。据此可知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8 . 下表是北宋时期益州“交子”面额变化情况统计(注:一贯等于1000文)。这四种面额的交子最适宜市场流通的是
选项时间发行者本位金面额
A大中祥符四年(1011)十六户富户铁钱临时书写
B天禧四年(1020)官办交子务铁钱—贯至十贯
C宝元二年(1039)官办交子务铁钱五贯与十贯
D熙宁元年(1068)官办交子务铁钱一贯与半贯(500文)
A.AB.BC.CD.D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商业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周城市总体上为前朝后市的格局,据《周礼.匠人》记载,西周城的后边部分往往设有市场,并规定凡是官办的商业市场,均设置有专职官员负责商业管理事宜。市场管理的总负责人叫司市,全面负责所辖市场的刑、政、教、治、量度及禁令,司市只要在市场入口处悬挂旌旗就表明可以开市,参市交易者从规定的入口进入市场,入口处由胥手持长鞭把守,其他管理官员则各司其职。开市后,首先要检查货物是否以假冒真,货物价格制订是否合规,贾师还要根据官府的需要制订商品价格,调节商品流通。西周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使其商业发展状况逐步顺应了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发展水平。

——摘编自李佩等《探源西周时期的商业管理》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百工、商贾反抗官府,“百工叛”的现象不断出现,“百工之丧职秩者”的现象较为突出。据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致力于“通工商之业,使鱼盐之利”,郑国规定只要商人对国家忠诚,国家就不干涉,卫文公制定的“务财、训农、通商、惠工”的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战国策·魏一》载魏国“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管子·八观》也称当时有“粟行于五百里”者,战国时期,横贯东西和纵贯南北的水陆交通线业已形成。《国语·周语》记载,当时“黄金为上币,铜铁为下币”,“商贾可以富家,技艺足以糊口”,而“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人们纷纷通财鬻货,自此,谋利之风席卷整个社会。

——摘编自李生《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周商业管理的主要制度及其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明代)辽东与(山)东人互相贸易,以致辽人之富足。”当时辽东出产的木材,大多是通过海运转往山东各地的。由于两地间“商贾骈集,贸易货殖络绎于金、夏间,辽东所以称乐土也”。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山东是辽东商人主要活动地区
C.辽东与山东经济联系紧密
D.山东民间贸易依赖于辽东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