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13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3 . 梁启超曾感叹,“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造成梁启超如此感叹的根源是
A.两位航海家不同的牺牲精神B.政府对远洋航行的支持力度
C.双方对当时科学了解的程度D.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4 . 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摩肩擦背,有些饮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这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B.商业经营不受时空限制
C.坊市制度开始打破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因现实需要,官方成立专门的纸币发行れ构“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固定面额,以铁钱作为发行的准备金,规定了每张交子的使用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宋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和军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增印纸币,准备金却不足,同时将交子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四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高涨,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交子甚至贬值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摘编自郭政《试论宋朝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三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出现物价飞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由明朝中期到清代,在全国范围出现了一大批以商品经济活动为主的商业城镇,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不仅在国内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相关程度的进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纸币开始出现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   ④商人群体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北宋设立市舶司管辖外贸事务,负责对外商的接待、抽税和管理工作,并设立安置外商的蕃坊、同时对本国出海船只抽税。仁宗时、市舶司收入为每年53万贯,到南宋前期已达到200万贯。这说明宋朝
A.限制商品经济B.放弃重农政策
C.重视对外贸易D.打破夷夏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万历年间,江浙地区的王江泾镇有居民7000家,“多织绸,收丝缟之利”。濮院镇有居民万余家,“民务织丝苎,商旅辐辏”。这反映了当时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长途贸易的发达
C.地域性商帮的形成D.抑商政策的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人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
A.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B.重义轻利成为社会风尚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广志绎》中记载∶明代,杭州某地人们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轿夫、奴仆们白天奔劳,夜晚则归市饮酒,明日叉另谋生计。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B.贪图享乐之风日渐滋长
C.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D.经济发展改变消费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