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4 道试题
1 .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苏州南行,进入杭嘉湖平原,用“商业繁盛”、居民“皆良商贾与良工匠”和“恃工商为活”之类的字句表达了沿途所见城镇的观感。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A.沿海地区经商者增多B.农业人口大量流失
C.大运河沿线城市兴起D.江南市镇经济发展
3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交子的使用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商帮的出现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4 . 在清代,“漕河全盛时,水手、纤夫……藉此为衣食者不啻数百万人”。政府对漕船携带商货的限制不断放宽,数额逐渐增加。水手携带的梨、枣、蔬菜之类“沿途不无包揽兜买,凡于城一市镇店货物辐辏之所,希图逗留,揽载买货”。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A.顺应了经济重心的转移B.有助于带动沿岸经济发展
C.导致了抑商政策的废弛D.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2023-03-21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下表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7 . 自明朝后期起,中国经济各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新现象”的是
A.玉米、棉花等作物开始在内地种植(     
B.部分地区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纸币出现并作为主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流通
D.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8 . 北宋时期,政府在各个外贸港口设立大量的“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设立“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设立“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还专门制定“蕃商犯罪决罚条”。上述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西北丝绸之路衰退
C.北宋海外贸易繁荣D.北宋规范朝贡贸易
9 . 如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该画像砖描绘了汉代集市的场面,画面左右上方有着“北市门”“南市门”的字样,标注了市集的方位。在这个繁荣的市集中,有开门迎客的店铺,有就地撑伞的地摊,有高台叫卖的贩夫,也有徒步交易的走卒。虽寥寥数人,贸易摊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A.交易散布于民间住宅区B.民间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画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D.商业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南宋时海外贸易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政府改变了以往通过对外贸易宣示天朝声威、“厚往薄来”、“示以绥怀”的做法,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这说明当时(     
A.政府讲求实际经济效益B.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自商税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海外贸易摆脱了政府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