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是两宋部分学者的言论记载。据表可知,两宋时期(     
记述出处
“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郑至道《琴堂谕俗编》卷上,《重本业》
“国家四民,士、农、工、商”“同是一等齐民”黄震《贵氏日抄》卷78,《诃诉约束》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至于蒸逃髦士,则古人盖曰无关,虽工商不敢绝也”叶通《习学纪言序目》卷19.《史记一》
A.传统择业观念根深蒂固B.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C.传统四民思想受到冲击D.朝廷有意放松经济管控
2024-02-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仅日本就有20种;而《皇明永乐志》的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明代(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B.朝贡体制促进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2023-03-31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诸侯拥有自主铸币的特权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C.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D.首次实现了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的变化
2023-02-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清朝文献记载,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又称玉米)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该处(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徽州歙县)寻至正德末嘉庆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东家已富,西家自贫。……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该记载强调当地(     
A.商品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B.资本主义萌芽造成社会震荡
C.地方自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D.商业发展遭遇专制统治阻挠
2023-0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代商税税率较轻,至元七年(1270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宋元时期,制度化的抑商内容已五去其四,仅在专卖制度中有部分保留。“通商”一词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出现的频率陡然增高,仅《宋史》一书,“通商”一词即出现近50次。《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墙通商”的记载。在宋元时期的商业政策中,虽然抑商仍未消失,但通商“日益复兴”,通商已深度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材料二:“抑末”是明代的一项宏观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主要是平衡各经济部门的关系,驱使游惰之民归于南亩,保证有足够多的人手从事农业生产,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而国家理性地对待商业,实行“通商”,则主要是为了足边、裕国、便民,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具有浓厚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制度层面,商人已享有和庶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地位和权利,解除了束缚商人近两千年的桎梏。不过,也应注意到……文化观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抑商观念仍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制度与行为也会有不相一致之处,抑商行为当然也不可能立即消失。明万历以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明富《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元时期“通商‘日益复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通商”政策的特点。
2023-03-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酿酒业、酒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

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在孟元老笔下,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北宋中期后,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午日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祥的“恶日”“毒日”,故在此日举办各种辟邪活动,并饮菖蒲酒。在北宋,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其婚嫁礼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酒事活动。

——摘编自王佳佳《北宋东京城酒文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5月

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天然糖分含量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德国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摘编自Reinhard Lowenstein《德国近代葡萄酿酒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东京酒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宋相比德国近代葡萄酒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唐代文献记载:山东所产的梨、枣等,由船运往苏州、杭州;而苏州所产柑桔,则经运河运到山东。当时黄河下游各个州县还组织了果子行来协调产销。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产区域分工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对外贸易较为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货币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宋史·食货志》中关于宋代货币记载:“交子会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宋代交子(     
A.是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B.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
C.是当时全国范围内的主币D.逐渐取代了不少汇兑业务
2023-02-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元史·食货志二·市舶》记载:互市之法,至宋置市舶司于浙、广之地,以通诸蕃货易,则其制为益详矣……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似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表明这一时期(     
A.对外关系已向近代转型B.工商业镇成为贸易网络核心
C.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D.政府对海外贸易实施有效管理
2023-02-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