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汉武帝统治时期,不断征伐四夷,仅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后,便“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此外,汉武帝还赏赐无度、极尽奢靡,以致出现倾尽府库也难以填补“兵甲之财、转漕之费”的情况。这些现象(     
A.标志着西汉王朝的由盛转衰B.客观上推动了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是当时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D.反映了当时国家经济调控能力较弱
2 .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非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2022-08-07更新 | 62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顶尖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在其登基之年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部商税法律,规定地方“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同时规定上至州县下到市镇,都要设置官员监督征税,对偷税、漏税、不缴纳的商户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据此可知,该法律
A.促进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北宋商人的赋税负担
C.削弱了地方擅权的经济基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律疏议》日: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者与犯人同坐。由此可知,唐代
A.对城市的管理较严格B.法律条文细密而严苛
C.城市中随意倾倒垃圾D.城市中商业秩序混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成帝纪》载: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前14年)十ニ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
A.政权的不稳定性加剧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D.治铁作坊的规模较大
6 . 山东东部地区通鱼盐之利,历来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主要是由于
A.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B.丝路贸易高度繁荣
C.政府经济控制的加强D.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之初,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允许民间私营。汉武帝于元狩六年、元鼎四年、元封元年,分别颁布诏令,规定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只可官营。这反映出汉武帝时
A.手工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经济政策适应政治需求
C.私营手工业基本被消灭D.诸侯王势力被成功分解
8 . 齐桓公主持会盟时强调诸侯国之间要保护过往的宾客和商旅,保障彼此之间的粮食买卖;晋、鲁等国立盟约强调各盟国要保证彼此之间粮食和山林川泽产品相互流通。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统一市场已经形成B.争霸战争助推经济发展
C.经济安全获得一定认可D.政治结盟保障农业生产
9 . 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
A.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
B.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D.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初,依《选举令》规定:若在职官员及其家属“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前,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这一规定反映唐初
A.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
B.维持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C.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
D.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