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非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2022-08-07更新 | 62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顶尖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山东临沂出土的战国《商肆》竹简记载,“为肆邪分列疏数”,就是说市肆按“列”(性质)加以划分。同时又要求,货贵的肆不超过七尺,货贱的肆不超过十尺。还规定:“市啬夫使不能独利市”,即不准市吏垄断市的利益。材料体现了当时
A.已形成一定的商业管理规范B.市场管理呈现重农抑商的特点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主因D.官营商业与民营商业竞争激烈
2022-02-2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在其登基之年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部商税法律,规定地方“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同时规定上至州县下到市镇,都要设置官员监督征税,对偷税、漏税、不缴纳的商户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据此可知,该法律
A.促进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北宋商人的赋税负担
C.削弱了地方擅权的经济基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律疏议》日: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者与犯人同坐。由此可知,唐代
A.对城市的管理较严格B.法律条文细密而严苛
C.城市中随意倾倒垃圾D.城市中商业秩序混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成帝纪》载: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前14年)十ニ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
A.政权的不稳定性加剧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D.治铁作坊的规模较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商税税率较轻,至元七年(1270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宋元时期,制度化的抑商内容已五去其四,仅在专卖制度中有部分保留。“通商”一词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出现的频率陡然增高,仅《宋史》一书,“通商”一词即出现近50次。《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墙通商”的记载。在宋元时期的商业政策中,虽然抑商仍未消失,但通商“日益复兴”,通商已深度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材料二   “抑末”是明代的一项宏观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主要是平衡各经济部门的关系,驱使游惰之民归于南亩,保证有足够多的人手从事农业生产,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而国家理性地对待商业,实行“通商”,则主要是为了足边、裕国、便民,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具有浓厚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制度层面,商人已享有和庶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地位和权利,解除了束缚商人近两千年的枉格。不过,也应注意到……文化观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抑商观念仍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制度与行为也会有不相一致之处,抑商行为当然也不可能立即消失。明万历以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明富《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元时期“通商‘日益复兴’”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通商”政策的特点。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宋、元、明三代的“通商”政策。
2021-06-0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食盐很早就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岸人民很早就开始用海水制盐。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后,“便鱼盐之利,人民多归齐”。西汉初年,刘濞被封为吴王,他煮海水为盐,“国用富饶”。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置郡国均输盐铁官于广东南海。唐代宗宝应年间,户部侍郎刘晏设盐场于福建。河北一带的长芦盐区、江苏沿海的两淮盐区和两浙盐区,是中国古代食盐的集中产地。我国还产池盐、井盐和石盐,四种盐中,海盐产量最大,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春秋时代,齐国官府就直接经营盐产业生产和销售。汉武帝时,设置盐铁衙门,对盐铁实行专营。唐政府对盐业实行管制,由国家组织专卖,盐税从此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宋元明各代盐政,实质上承袭唐代专卖制度。

——摘编自王相钦《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食盐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政府对盐业管理的举措和作用。
2021-06-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代洪武三年起实施“开中法”,政府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晋商以“极临边境”的地理优势,通过运输军粮获得盐引,借此累积大量资本,成为最有势力的商人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A.区域位置影响商业发展B.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动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强化D.长途贸易促进金融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皇权加强与商品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如专制政府强调重农抑商的同时,与商人合作充实和稳定边塞、放松对工匠的人身控制、赋税征收改实物为白银。这反映了
A.传统社会的治理弹性较大B.专制制度的历史惯性
C.商品经济推动了政治变革D.明清社会具有连续性
10 . 山东东部地区通鱼盐之利,历来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主要是由于
A.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B.丝路贸易高度繁荣
C.政府经济控制的加强D.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