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与下表记载的现象相关的是,唐代(     
记载出处
“唐荆南有富人崔导者,(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李昉等《太平广记》
“农亩益去,人趋其末以为活”王钦若《册府元龟》
“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披砂复凿石,吃吃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香田既慵研,稻田亦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白居易《赠友五首》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赋税改革的推行
C.高产作物的引进D.政治中心的南移
2023-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长安广运潭盛会陈列的土特产品基本情况(743 年)
地名土特产
陵(今扬州)锦、铜镜、铜器、海味
南海(今广州)玳瑁、珍珠、象牙
豫章(今南昌)名瓷、酒器、茶具
宣城(今宣城)空青石、纸、笔、黄连
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民营手工业已成为主体
C.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D.城市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023-02-15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通用货币是始铸于武德四年(621年)的“开元通宝”。其仿汉五铢钱,每十钱重一两。起初由于经济贸易不频繁,百姓多以绢帛代替货币,较少使用钱币。进入开元、天宝之世(713~756年)后,商业步入隆盛时期,绢帛便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钱币遂成为主要流通手段。开元、天宝共计44年,在此期间,全国共开炉99处,每年铸钱三十二万七千贯;此后又有所增加。据统计,从天宝时期(742~756年)至唐末,共铸“开元通宝”钱四百亿(贯)左右。

唐后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快,沉重的钱币在储藏及运送方面已成大问题。于是专替商人与官僚保管钱物的“柜坊”出现了,类似于今天的汇票的“飞钱”(又称“便换”)也出现了。

——摘编自重光《唐代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因素》

材料二   南宋时期的临安府店铺林立,已经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级大都市了,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商品交易是多么活跃。商业活跃又推动了商业信用扩大,并进一步刺激货币需求激增。宋王朝为防北方辽、西夏、金人的威胁,被迫养重兵以为备,这导致其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需依靠发行纸币以弥补开支,而这又促进了纸币的进一步发展。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当时造纸业和印刷技术都有了很大发展,能够造出专用纸张来印制纸币。

——摘编自王耀萱、常杰《两宋纸币的产生及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廷发行纸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宋货币发展的相同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唐朝和北宋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       
A.开矿技术得到创新B.社会生产持续恢复
C.纸币应用趋向萎缩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唐国史补》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这反映了唐都长安
A.崇奢享乐成为文化主流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D.市民阶层活动丰富多彩
7 . 唐代实行铜钱与布帛谷粟并用的货币制度。但唐中后期,民间常用“除陌”交易,即可用不足百数的货币(通常为80钱),当做百钱行使。这反映了唐朝中后期(       
A.商品经济发展B.通货膨胀严重C.封建剥削加重D.抑商政策松动
2022-03-05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8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9 . 唐代中期以后,大批私营工商业者将大量经营利润或用于买田置地,“江淮诸道富商大贾,并诸寺观,广占良田”,或用于出资买官,“今商贾贱类,台隶下品,数月之间,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这表明,当时
A.国家放弃抑制工商业政策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私营工商业转向了封建化D.土地兼并开始走向合法化
10 . 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招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表现形式,并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
A.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营造B.民营和官营商业竞争十分激烈
C.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D.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