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2 . 唐代赊买赊卖大多在食盐、酒和粟麦等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需要中发生,而宋代赊买赊卖的物品种类范围较之唐代扩大到几乎所有商品,消费人员既有平民百姓,也有官吏、勋贵和商人。这说明宋代
A.民间商品交易契约化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松动
C.民众消费观念理性化D.经济促动消费信用发展
2021-02-04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铢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A.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B.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D.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2019-07-22更新 | 3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