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这一变化说明
A.传统义利观被废弛B.农产品逐渐商品化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2 . 唐代“门当户对”的观念依然强烈,世人以能与士族通婚为荣。房玄龄、魏征、李勋等皆与旧士族联姻;宋代,才学观念成了当时择婚的重要因素之-,“欲择纯良婿,须求才学儿”。这一变化表明唐宋时期
A.社会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动B.程朱理学成为了统治思想
C.重文轻武的风尚逐渐形成D.社会各阶层逐渐趋于平等
3 . 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音响、幌子、招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表现形式,并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商业发展B.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获得不断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4 . 唐朝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级官吏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之后,官府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这反映了唐朝
A.城市中坊市的界限已打破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政府对市场管理日益强化D.运用各种手段管理经济
2021-10-2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乔他,魏征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D.主张设立贸易管理机构
6 . 唐德宗时,针对当时钱重货轻的现象,陆贽曾建议让百姓用实物交纳两税,以绢帛支官俸。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空前发展B.对外贸易严重人超
C.税收标准由人丁转向地产D.税收和俸给密切相关
2021-08-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7 . 唐朝初年,贸易活动被限定在官方指定的市场内,交易过程受到严格监督,但食物、饮料和娱乐消费可以例外。由此可知,唐初
A.商业政策体现一定的民本观念B.政府的规定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C.商业店铺广泛出现在大街小巷D.市民精神需求得到官方的保障
8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图。据如图可知,当时
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瓷器已成为外贸首选商品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交通因素影响手工业生产
9 . 唐代岭南市舶使首设于广州,职责是“诸蕃舶至,尽有其税”。唐玄宗时,“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造奇巧,将以进内”。这说明唐朝
A.对外交流与贸易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10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
A.商业信贷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与阶级分化
C.坊市界限开始被打破D.中国早期的商业交换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