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现代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国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科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别,每个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为获得更大的利益,通常各个国家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进行多边规则谈判,使得国际贸易自由化更加深化。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环境,我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国外,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贸易惯例体制,规范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贸易行为。

——摘编自杨建国《论国际贸易自由化及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现如今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这一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与该观点相关的历史背景。
2020-09-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资金从各种渠道流入美国,为其提供了廉价的货币资本、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代表着科技、经济未来的大量高技术人才也被纷纷吸引到美国。从贸易方面分析,世界贸易格局中的主要贸易国家如日本、中国、德国等国的贸易均是盈余,只有美国是赤字。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上商品的最后实现者和吸纳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着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向,也控制着商品实现的流动方向。

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二者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很多学者也都认为,中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过去的时候(甚至可能更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而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之一、世界最大的产品供给者之一、世界最大的消费和进口国家,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火车头。完成这样重大使命的条件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新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建设经济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让·莫内《经济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世界经济规则》

材料二: 2016 年国庆节期间,国际金融市场凤云动荡,一是黄金突然暴跌,二是10月7日早上7点,英镑发生一次闪电崩跌,英镑/美元急挫700多点,英镑再次创下30多年以来的新低。这就为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特别提款权(简称SDR,亦称“纸黄金”,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可用于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篮子提供了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了SDR货币篮子,成为第三大权重货——美元(41.73%) 、欧元(30.93%)、人民币(10. 92%)、日元(8.33%)、英镑(8.09%)。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回顾经济史,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经常撕裂国际货币体系,所以后者必须经常“打补丁”,SDR就是这样一种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具,而它的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INF总裁拉加德在C20杭州峰会期间坦言,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巩固国际货币体系、强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但我们还应当看到,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及储备中的地位,不但与其他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还有一定的距离,与SDR货币篮子10. 92%的占比差距也不小。这就意味着,加入SDR货币篮子对人民币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必须通过内在改革,来实现这种要求。

——摘编自《全球金融动荡中人民币应顺势有为》(网易财经2016. 10. 10)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背景及其影响。
2020-05-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6 . 自由主义思想发端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早系统论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是亚当·斯密……他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巩固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就是适应这种要求提出的……“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国内市场的狭小以及原料的不足,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进行自由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但是保护关税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从而制约了经济的自由发展……于是一场反对国家干预,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斗争迅速掀起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完成而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在美国,美国90年代的经济扩张期的长度超过了60年代,被视为美国有记录以来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这首先是由投资热潮推动的,1997年后又显著地受到消费热潮的推动。……还有第二个因素,即节约成本的新技术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美国20年间的新自由主义重构带来了一个以投机为基础的经济扩张,但这个扩张期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最高阶层。

——摘编自(美)大卫·科茨《新自由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出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扩张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该时期美国的经济模式。
2019-07-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以及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处处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强国即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我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界90年代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请就材料二的一种观点或多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18-03-26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 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 盾运动的中心,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19世纪的世界历史的研究与世界史的编纂实 践中,充满着“西欧中心论”或可称之为“西欧中心史观”。
——据《全球化和全球史》等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 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 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 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
(1) 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简述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2) 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在19世纪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充 满“西欧中心论”的原因。(lO分)
(3)阅读材料三,与“西欧中心论”相比,“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 观”产生的社会条件。
(4)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历史试卷(二)
9 . 20世纪70年代的巴西有“经济奇迹”之称,但80年代成为了“失去的10年”;莫迪任印度总理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升到了世界第五位,但印度固有的落后事物仍有残余影响;1993年后新南非调整社会政策,一定程度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经济水平却在2019年世界排名中大幅下降。由此可知(     
A.经济区域组织实力削弱B.内外因素下的综合干扰
C.冷战背景下的发展瓶颈D.南南合作下的密切作用
2023-07-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日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将所有的人融入一个整体性的世界之中。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影响和支配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反映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念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对种族主义的痛恨、对世界和平的热爱等。此外,还出现了某些具有全球性或全人类性的文化现象或课题,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不同文化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形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场空前的文化整合。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全球价值观”与“本土价值观”之间,显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一个文化多元并存的新世纪里,应该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将其作为不同文化彼此相处和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世界实现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世纪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3-03-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