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乙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丁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道,丙—法,丁—墨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
2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陕州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来源。在治理手段上,儒家先哲共同推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那样的圣人用仁德教化来治理国家,法家推崇的“法”是“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即君王统治臣民的工具;就治理思想而言,儒家以仁、德、礼来规范权力,君权神授的观点也一定程度规范了权力,法家也要求君王要循道用天。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大一统”形成共鸣性认同,这种“大一统”的文化心理需求不断地绵延存续,符合历史的潮流,但也易形成君王认为权力随心所欲地使用理所应当。王朝的更替,都是在一个权力中心的统治之下。

——据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材料二   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群自由、平等的城邦公民走向广场等公共场所,基于说服和对话的方式共同商议有关公共生活的事宜,并通过制定契约或法律来规范公民之间的生活,以此种方式共同追求至善的城邦生活,这种众人之治意味着法治。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的统治(君主政体)容易导致对臣民的暴政,从而滑落为僭主统治,那将是人们的不幸。古希腊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分思维,到罗马基督教倡导神人二分,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的划分,这种二分思维对以后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二分起到促进作用,注重对公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从而保障个人权利。

——据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国家治理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方国家治理思想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对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苍蝇”“老虎”一起打。官员腐败,往往因为他们经不住外在的诱惑,下列名言警句有助于提高抵抗外在诱惑能力的有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④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9-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在中国古代,“太学”是类似于当今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时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这五经分别是
A.《诗》《书》《礼》《孝经》《春秋》
B.《诗》《书》《礼》《乐》《易》
C.《诗》《书》《礼》《易》《春秋》
D.《诗》《书》《孝经》《易》《春秋》
2020-09-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D.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2019-05-27更新 | 2252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D.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9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63次组卷 | 8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2019-01-13更新 | 4345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