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
B.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C.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
D.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孟子主张“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材料表现了变革时代
A.知识分子信仰体系的混乱无序
B.儒家思想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
C.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D.暴政统治导致了系列社会问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荀子》中记载了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贡的故事。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东汉马融曾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言人在见教,无有种类。”
材料二下面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9%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66%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三下面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内容
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年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年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2—1875年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1887年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教育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的异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偶然)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此材料反映的观点是
A.君权神授
B.天行有常
C.天人合一
D.敬鬼神而远之
2018-05-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2019-03-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古代史专题练习历史试题
6 . 家训是指长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在家训形式上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体现的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的“革新”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新”的具体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8 . 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宋明理学的形成
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言出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摘编自叶小文《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 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材料三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 得票数
史记 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 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 6
资治通鉴、孟子 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 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5

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2017-04-2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