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伏尔泰在1734年出版的《哲学书简》第12封至17封分别谈了牛顿和培根、洛克、笛卡儿的比较,介绍牛顿引力体系、光学和数学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一。这反映出
A.科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B.理性成为哲学核心问题
C.牛顿学说得到全面证实D.法国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2022-04-14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1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
2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
3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4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5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
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7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8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9【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10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1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12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4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出版后,英国皇家学会的领导成员热情地接纳牛顿力学体系,其观点赢得了剑桥和牛津的青睐,让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在法国,牛顿虔诚的信徒伏尔泰大力传播牛顿观点。牛顿的大数学体系吸引了18世纪受教育的阶层,并迅速扩散。在《原理》出版后的100年,该书有40本是用英语写成的,17本用法语,1本用拉丁语,3本用德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著作各1本。到18世纪中叶,牛顿科学在科学领域和文化大众领域都处于支配地位。

——摘编自庞晓光《论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材料二   相对于西方国家出现的科学革命,五四时期中国科学革命并未呈现突破性或者跨越式跃迁,而是在中国数千年传统科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彻底摒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风,初步建构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制、科学家群体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与西方不同的是,五四运动充分发挥了科学在思想启蒙中的先导作用。

——摘编自卜风贤等《五四运动与“中国科学革命”的历史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科学传播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发挥思想启蒙先导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时期科学革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图: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图进行探讨。(说明:对图中几个要素间形成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2019-01-30更新 | 6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零诊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域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2016-11-27更新 | 494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 2018 届零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
A.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
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
2018-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请论证材料中关于欧洲扩张或其推动力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