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第二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们以平等的地位对付外国社会、从而有效抵抗外国社会所必须的。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05-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017-02-28更新 | 13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