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梁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
A.康有为的言论B.梁启超的言论C.李鸿章的言论D.慈禧的言论
2022-02-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16882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教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1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儒学的要义。
(2)结合所学,探究对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分析应考虑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启近代译书新纪元伊始,所译之书的数量、种类及发行渠道的增加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承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众感觉极大兴趣的是“夷务"或“洋务",亦即是西洋的实用科学,声光电化、船坚炮利等。而对“变法改制"“民主自由"等类话题不感觉到兴趣。但是中日战争失败后,人们的兴趣突然就转变到了西方式的“变法改制"这一边来了。当然,洋务的重要性仍旧,但社会的兴趣已经转到了“变法改制''这边。以后遂有“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但民众关注的焦点仍然在此。这一主题开始自1895年后直至辛亥1912年前后,约十六七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915日,其标志就是陈独秀在其创刊编辑的《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的《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论,后来他本人将其概括为“科学与民主”。新文化运动发起之后的短短几年内,各种主义平地而起。

——摘编自胡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学习西方内涵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前期学习西方内涵变化的主要影响。
4 . 人的解放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东西各国,咨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至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议?
(2)材料二中掀起的运动,前期树立的两面旗帜是什么?这场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依据材料三谈谈对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
5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2021-01-22更新 | 330次组卷 | 37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是指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21-01-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A卷)
7 . 甲午战争前夕,民间商报《直报》已开始反思洋务得失,提出废科举、设议院等多种维新主张。《直报》还抨击清廷对北京强学会的弹劾,利用读者来信为维新造势、转载中外新闻、代售进步书籍。据此可推断,《直报》
A.起到思想宣传和信息传播的作用B.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份商业报纸
C.是维新派创办的理论宣传工具D.宣传的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8 . 下表是中国近代5个历史时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流行词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流行词汇
年代1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年代2“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年代3夷之长技、轮船、采矿、火器、立国之道
年代4井冈山、土地、农村、“星星之火”
年代5革命、共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分别提取有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9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 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判断
A.中国与欧洲近代化模式基本一致B.中国近代化道路环节不全
C.中国近代化是从变革人心开始的D.中国近代化实践次序倒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梁启超曾说:“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他号召国民,“组织大军,牺牲生命,誓翦灭此而后朝食”。据此可知,梁启超
A.转变成为资产阶级激进派B.激烈抨击专制政制
C.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D.倡导君主立宪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