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中西交流与文化形象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对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世纪末进化论在中国风行的现象。
2 . 严复指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群与群争,弱者常为强食,愚者常为智役。……此所谓以天演之学言生物之道也。”严复的这一思想旨在(     
A.激发国人的竞争意识B.引入西方进化论思想
C.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戊戌变法时期,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指出“中国不变法则必亡矣。”1918年严复又力主回归传统,高呼:“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一战暴露西方文明的弊端
C.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凸显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
2022-06-14更新 | 4415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96年,严复译成《天演论》,书中强调:“天演公例,自草木鱼虫,以至人类,所随地可察也……中国必须变法,变也要变,不变也要变,不变于中国,将变于外国,变于中国则强,变于外国则亡。”该主张的主要意图是
A.借助进化论探寻新的救国方案B.抨击“中体西用”的弊端
C.运用进化论指导维新变法开展D.帮助清政府化解统治危机
6 . 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并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这一赞誉主要是基于严复
A.借助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B.明确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C.呼吁民众自强以救亡图存D.托古改制,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2021-03-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学者研究,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这主要可以用来说明
A.近代化历程的艰难B.科举制度的不合理
C.西学与中学差异大D.教习职位的地位低
8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20世纪初期,某报刊写道,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进化论思想被国人普遍接受
C.变革成为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报刊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2020-12-15更新 | 1119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