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用数学的计算来说明各个星球相互间的关系。从牛顿开始,科学研究有两条途径:第一条   是数学思维。第二条   途径是归纳和实证。这两种思考方式和形而上学的纯逻辑的推论相比较,其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很不一样的。因此,牛顿的出现及牛顿理论不可动摇之地位的确立应该是近代科学的起始。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二   在牛顿学说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正统学说时,它就成了众矢之的。在几个世纪之间,诗人们怀疑他,甚至把他妖魔化——他精明的头脑,他冷冰冰的科学。19世纪初,浪漫派开始责备牛顿在工业化和机械化中扮演的角色,浓烟滚滚的工厂令天空变得暗淡。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2)阅读材料二,写出两位英国“浪漫派”诗人。结合所学,提炼材料二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主要冲突。
2022-04-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是法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确立后,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虽按规定委派共和派西蒙为内阁总理,但又要求他对总统负责而不对众议院负责。结果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1877年麦克马洪强迫西蒙辞职,令保皇派博富公爵组阁。众议院起而反对新内阁,却被麦克马洪解散。

——摘编自李洪钧等主编《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探讨了造成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寻找消除贫困与不公的方法,大力宣扬博爱、仁慈与宽恕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冉·阿让本身是那个制度下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对象,但是他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洗心革面,以最大的利他主义精神,去做一个全新的人。

——潘文年、郭剑敏等《百部经典名著导读博雅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丛书》

材料三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认为,人类社会约存在8万年,分为4个阶级,32个时期。不过,他只对32个时期中前8个时期做了说明,他的说明如下:


——摘编自林雅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的标志,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必然性,归纳“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分析这部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并用一句话归纳雨果这一作品在内容上的特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傅立叶对于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准及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观,结合所学简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2021-03-10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世界近代化的号角随工业革命吹响,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层面激荡着改革与冲突的乐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交通。铁路在1848年时尚处于公认的幼年时期。不过,在英国、美国、比利时、法国和德国,铁路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了,交通的改良十分惊人。例如,奥地利帝国已在1830—1847年间,增加了3万英里以上的公路,其公路里程也因此扩充了二又三分之一倍。比利时在1830—1850年间,几乎将其公路网增加了一倍。美国一如既往在其交通事业方面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为庞大,邮车道路网扩充至八倍以上,从1800年的2.1万英里,增加到1850年的17万英里。从1800年至19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的航运总吨位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已有汽船往返于英、法两国之间,并定期航行于多瑙河上。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伴随着工业革命,人们越发崇尚理性的力量。然而忽视理性毫无所知的心灵因素,绝不是明智之举。如同局限于经济学家和物理学家限定范围内的思想家那般,诗人虽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但他们不仅看得更深刻,而且有时看得更清楚。浪漫主义渴望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的合一,而资产阶级世界却是一个极尽精明算计的自私社会。《共产主义宣言》的呼声也代表了整个浪漫主义。这样一个世界或许能使人富足或舒适——尽管事实已很明显,它也使其他人,更大多数人,处于挨饿和悲惨境地——但却也使人们的灵魂赤裸而孤单。

——整理自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西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请指出材料二中的诗人有谁?请举两个例子。并结合所学概括共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相同之处,简述《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主义者应该在当时的社会怎么做。
2020-06-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主义的出现,给新古典主义有力的冲击,卢梭、狄德罗的文艺思想召唤着新的浪漫主义文学,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动向。……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立即在美学和文艺理论领域掀起波澜,迅速传播,一时间,这些热衷于康德美学的学者和诗人,成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弄潮儿”,他们著书立说,和新古典主义进行斗争,终于使浪漫主义蔚然成风。……浪漫注义作家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异域往往是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从而开辟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新时代。


(1)据材料指出浪漫主义思潮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浪漫主义蔚然成风”现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反观现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情绪则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民族激愤、革命情绪与个人感伤平行发展的倾向,……中国“五四”新文化的个性主义又承担着西方个性主义所不具备的“救国"功能。……郭沫若则接受了斯宾诺莎、泰戈尔泛神论的影响。而在他们的深层意识里,则又潜伏着中国老庄的泛神思想,向往老庄的人生艺术化的境界,渴望庄子式的人与天地自然的合一。……在中国浪漫主义里,却又以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密切地结合了起来。……新文化的阵营的分道扬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碰撞,使得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倾向,不过在20世纪初短短地存在了四五年时间。

——摘编自《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等


(2)据材料概括“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情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

——《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
(3)概括指出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之崇拜”部分地缘起于人类天性中对于自然的依赖和迷恋,部分地由于工业社会发展的压力。与18世纪启蒙运动同步,从“污秽的排水沟里流出了人类工业的最大巨流”(托克维尔语)。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是自然之子的人,把自己异化为自然的主人,成为卢梭鄙夷的“最堕落的动物”,而自然本身,被科学和技术粗鲁地撕破原先罩在她身上的诗意和神圣的面纱,向贪婪的人裸露出她的财富,喚起他们征服和劫夺的欲望。

——整理自李建群《英国美术史话》

材料二   每当新的经济因素诞生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相应产生新的学说或为其服务,或对其反击。工业革命既是如此,进入 19世纪后,各种学说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这些“主义”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同时并存的社会状况,反映了各阶级、阶层和社会利益集团的不同意向。

——根据刘祚昌、王觉非《世界近代史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判断“自然之崇拜”指的是哪一思想潮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产生的新“主义”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例证各一个,并写出其代表作。
2019-04-0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材料三   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特别是《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各举出一位19世纪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些作品蕴涵的时代精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