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西方社会风行与理性主义对立的浪漫主义思潮,并在文化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其创作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古典传统的理性主义和虚饰的形式主义,要求回复纯朴和自然主义;以作家大胆的主观想象力,情景交融地描写奇异的情节和英雄人物。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其一生共创作58部文学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包括《秋叶集》《惩罚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作品情节奇特,人物性格鲜明,文辞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浓厚的抒情味。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惠特曼(1819~1892)的诗歌中达到了高峰。惠特曼的诗歌创作汇编《草叶集》,表达了对人类光辉未来的无限向往,反映了美国人民对自由、民主的乐观情绪。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文坛逐渐被现实主义文学所统治。司汤达(1783~1842)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红与黑》是欧洲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以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的遭遇为线索,批判了复辟时期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封建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封建门第与等级观念压制平民阶层的青年,阻碍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十分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画面。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细节描写真实,人物形象鲜明,行文气势浑厚,对法国乃至世界文学有重大影响。

——解光云主编《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发展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描写对象、对自然的态度、表达情绪的方式三个方面比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2 . 2021年10月7日,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颁奖词为:“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们的处境所具有的坚定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据此可知,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
A.遵循现代主义原则B.注重突出理性思维
C.侧重抒发浪漫情怀D.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2022-03-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作家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拥有更为杰出的法则。”巴尔扎克遵循的“法则”是
A.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B.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C.对客观现实的尊重
D.悖离传统语言风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变色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缝合、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通过对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据此,可以判断《变色龙》所属的文学派别为
A.浪漫主义文学
B.无产阶级文学
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后现代主义文学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艺术加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其中的佳作,包作于188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族贵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头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超群的风资出尽了风头,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毅然决定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10年。夫妻俩签了不少借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结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项链》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并指出此类作品的史证价值。
2020-11-25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被认为是刺激19世纪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该书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与此作品风格接近的是
A.《等待戈多》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C.《百年孤独》D.《约翰·克利斯朵夫》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49年11月,库尔贝在路途中看到两个在路旁打石头的工人,后来他邀请两位贫民到自己的画室里当模特,并以此创作了《打石工》。但是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杰作却在1855年巴黎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因将目光聚焦底层民众而遭官方主办者的否定而落选。这主要是因为该作品
A.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B.如实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客观现实
C.颠覆了古典和浪漫主义画派D.在客观上暴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
2021-03-17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人把它理解为十九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有人认为“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下列作品符合材料中“它”的风格是
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学者这样评论一部文学作品:在一个广阔的领域里描写了金钱的无比威力,是一部描写金钱统治一切的风俗史。在他的笔下,金钱是一柄所向披靡的双刃剑:既腐蚀人心,又造福人类。这部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D.《人间喜剧》
2021-05-17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文学家把文学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高度,像哲学家、历史学家那样把社会现象作为观察、认识和分析的对象,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支配力量——金钱。可见,其文学创作
A.注重审视和批判社会现实
B.反映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C.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