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2018-06-09更新 | 6442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第八单元综合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2019-01-30更新 | 3015次组卷 | 92卷引用:岳麓版2018秋高中历史必修三习题:单元检测卷四
3 .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2019-01-30更新 | 137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第八单元综合训练
4 .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022-01-03更新 | 307次组卷 | 25卷引用:滚动综合测评1-【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鲁迅先生针对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说过女主人公娜拉出走之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东西之类。”这说明当时社会(     )
A.鼓吹个性解放B.女性走向自由
C.封建礼教盛行D.亟需根本改造
2021-06-02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五单元古今中外科技文艺的巨大成就(A卷新题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一流派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作品表现出题废、玩世不恭的倾向,着力表现“诚实的意识”,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存在,但不愿用那种极为善良又简单的眼光认识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因而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更强调“认识你自己”。下列作品与该流派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
2020-11-12更新 | 4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八单元(B卷提升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法国画家米勒1864年前后的作品《牧羊女与羊群》,其描绘的场景是:在夕阳的余晖中,一个披着旧毛毡并微微佝偻的乡村牧羊女,背对着羊群,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似乎在默默地祈祷着。这幅作品

A.崇尚画面的庄重与严整B.利用色彩凸显人物表情
C.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D.抒发对理性王国的追求
2021-11-09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思想史模块检测卷(A卷新题基础练)
8 . 有文学家把文学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高度,像哲学家、历史学家那样把社会现象作为观察、认识和分析的对象,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支配力量——金钱。可见,其文学创作
A.注重审视和批判社会现实
B.反映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C.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9 . 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工业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2019-11-15更新 | 4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试卷: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
A.关注社会并深入剖析现实
B.强调反封建专制的理想
C.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擅长创作荒诞主义文学作品
2019-01-06更新 | 29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