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酶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
| 共计 1080 道试题
1 .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栽桑养蚕。研究发现,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抑制血清脂质增加等作用。欲探究在不同pH条件下,桑叶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胰脂肪酶的活性,因变量为不同pH
B.胰脂肪酶可以促进机体对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
C.桑叶黄酮可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并降低其适宜pH
D.将pH=8.0条件下的胰脂肪酶移至适宜pH下可恢复其活性
2 . 人体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可导致代谢物X积累,从而引发多种疾病。酶A和酶B能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导致的危害,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的产物除丙酮酸外还有ATP和NADH
B.图示过程①和②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呼吸链受损会导致有氧呼吸异常
D.口服酶A、酶B可调节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024-05-1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2月大联考(新高考卷)(新教材)生物试题
3 . 某地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白粒小麦,已知穗发芽率与淀粉水解有关。为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在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经相应处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组:红粒管1、白粒管1各加入相应提取液0.5ml→加入1ml缓冲液→加入适量某试剂使α-淀粉酶失活→加入1ml淀粉→37℃保温适当时间→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
乙组:红粒管2、白粒管2各加入相应提取液0.5ml→加入1ml缓冲液→X处理→加入1ml淀粉→37℃保温适当时间→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
结果显示:甲组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乙组的红粒管2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组实验中的“X处理”是加入等量某试剂使β-淀粉酶失活
B.依据植物细胞中酶的特性,本实验保温温度应适当降低
C.实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D.红、白粒小麦提取液应去除淀粉,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pH
2024-05-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生物试卷
4 .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实验没有对照组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本尼迪特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提高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而酶催化效率更高
D.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滤纸片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前应先调pH
2024-05-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K+、Mn2+,Ca2+,Mg2+四种无机盐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曲线所示结果[注:不加离子的淀粉酶活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酶活性设定为100%,实验组的相对酶活性=(添加无机离子组的酶活性/对照组酶活性)×100%]:

   

据曲线图推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人员在配制酶溶液时一般不使用自来水作为溶剂
B.在一定浓度范围内,K+、Mg2+对淀粉酶具有激活作用
C.生产上为发挥淀粉酶的最大活性,可加入适当浓度的K+
D.Mn2+和Ca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淀粉酶活性都表现为抑制作用
6 . 鱼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探究鱼类鲜味下降的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pH和温度,因变量是ACP的相对活性
B.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直接原因是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
C.pH低于3.8、温度超过60℃,对鳝鱼ACP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
D.由图可知,将鮰鱼放置在pH5.8、温度40℃条件下,可保持鱼肉鲜味
2024-05-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发现塔宾曲霉菌可通过分泌塑料降解酶来降解塑料,不同酸碱度、温度条件下塑料降解酶的活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图1实验时,需要保持各组实验时温度相同且在37℃
B.塑料降解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以加快反应速率
C.塑料降解酶可降解塑料而不能降解纤维素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D.塔宾曲霉菌在pH=5、温度为37℃条件下降解塑料的效果较好
8 . 甲、乙两图是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模型,判断甲、乙两图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别为甲:___;乙:___
(2)低温与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3)将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由pH为2的环境中转移至pH为10的环境中,该酶的活性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甲、乙两图说明酶具有___的特性。
2024-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9 . 有关不同年龄的福寿螺和田螺胃中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年龄和生物种类
B.推测田螺具有更强的消化能力
C.推测福寿螺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D.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性与年龄有关
2024-05-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0 . 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酶水解淀粉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碘液与斐林试剂检测
B.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比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的温度梯度要小得多
D.利用淀粉酶、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择碘液与斐林试剂检测
2024-05-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