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数的运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1年12月,考古工作者又公布了关于北京建城的一件重要文字证据。这次在琉璃河遗址新发现的铭文,不仅是A国建城最早的文字证据,更是北京建城最早的文字证据.考古学家对现场文物样本进行碳14年代学检测,检验出碳14的残留量约为初始量的69%.已知被测物中碳14的质量M随时间t(单位:年)的衰变规律满足表示碳14原有的质量),据此推测该遗址属于以下哪个时期(参考数据:)(       
A.西周B.两汉C.唐朝D.元朝
2 .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了牛顿冷却定律,描述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物体向周围媒质传递热量逐渐冷却时所遵循的规律.新闻学家发现新闻热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热度会逐渐降低,假设一篇新闻的初始热度为,经过时间之后的新闻热度变为,其中为冷却系数.假设某篇新闻的冷却系数,要使该新闻的热度降到初始热度的以下,需要经过天(参考数据:)(       
A.6B.7C.8D.9
3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某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a(亿吨)后开始下降,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S(亿吨)与时间t(年)满足函数关系式,若经过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亿吨).已知该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能抵消自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亿吨),则该地区要能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年?(参考数据:)(       
A.28B.29C.30D.31
4 .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室内某污染物的浓度为安全范围.已知一公共场所使用含有该污染物的喷剂,处于良好的通风环境下时,该污染物浓度(单位:)与竣工后保持良好通风的时间(单位:周)近似满足函数关系式,若竣工1周后该污染物浓度为,3周后室内该污染物浓度为,则要达到安全使用标准,该建筑物室内至少需要通风放置的时间为(       )(参考数据:
A.8周B.9周C.10周D.11周
2021-12-17更新 | 102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优秀生抽测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5 .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表,这一发明为当时天文学家处理“大数运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已知正整数的31次方是一个35位数,则由下面的对数表,可得的值为(       

2

3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0.30

0.48

0.78

0.85

0.90

0.95

1.04

1.08

1.11

1.15

1.18

1.20

1.23

A.12B.13C.14D.15
2021-05-21更新 | 8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