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与晷长的关系: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如图1所示,损益相同,即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谷雨时节晷长为5.5尺,霜降时节晷长为9.5尺,则二十四节气中晷长的最大值为(       
A.14.5B.13.5C.12.5D.11.5
2 . 《孙子算经》给出了“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即一个正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则这个正整数的最小值为______
2023-08-25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3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全书分为九章,卷第六“均输”有一问题:“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问中间二节欲均容各多少?”其意思为:“今有竹节,下节容量升,上节容量升使中间两节也均匀变化,每节容量是多少?”这一问题中从下部算起第节容量是 _________________升.(结果保留分数)
2021-06-18更新 | 600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夏至之日起,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大暑、立秋、处暑的日影子长的和为18尺,立冬的日影子长为10.8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__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珠算之父”程大位是我国明代伟大数学家,他的应用数学巨著《算法统综》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算法由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稍四节储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三升九: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的容积为
A.B.C.D.
6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翻译成今天的话是:一只大鼠和一只小鼠分别从的墙两侧面对面打洞,已知第一天两鼠都打了一尺长的洞,以后大鼠每天打的洞长是前一天的2倍,小鼠每天打的洞长是前一天的一半,已知墙厚五尺,问两鼠几天后相见?相见时各打了几尺长的洞?设两鼠x 天后相遇(假设两鼠每天的速度是匀速的),则x=(  )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