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76年4月1日,加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勾股定理的一种证明方法,即在如图的直角梯形中,利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直角梯形面积”,可以简洁明了地推证出勾股定理.1881年加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易懂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明方法称为“总统证法”.如图,设,在梯形中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等腰直角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B.C.D.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现在向该大止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三国时代数学家在《周髀算经》中利用弦图,给出了勾股定理的绝妙证明.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及一个小正方形(阴影),设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若向弦图内随机抛掷200颗米粒(大小忽略不计,取),则落在小正方形(阴影)内的米粒数大约为
A.20B.27C.54D.64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是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在证明勾股定理时所绘制的一个图形,该图形由三个边长分别为的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围成现已知,若从该图形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其中的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概率为  
A.B.C.D.
5 .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了体育科目的达标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整理数据并按分数段进行分组,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则得到体育成绩的折线图(如下):

(Ⅰ)体育成绩大于或等于70分的学生常被称为“体育良好”.已知该校高一年级有1000名学生,试估计高一全年级中“体育良好”的学生人数;
(Ⅱ)为分析学生平时的体育活动情况,现从体育成绩在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在抽取的2名学生中,至少有1人体育成绩在的概率;
(Ⅲ)假设甲、乙、丙三人的体育成绩分别为且分别在三组中,其中当数据的方差最小时,写出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注:,其中为数据的平均数)
2018-04-03更新 | 6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年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高二期末理试题
6 .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是20028月中国成功主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是我们古代数学家赵爽为证明勾股定理而绘制的,在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详细的记载.若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现作出小正方形的内切圆,向大正方形所在区域随机投掷个点,有个点落在中间的圆内,由此可估计的近似值为
A.B.
C.D.
2018-06-17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7 . 近年来,某市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分类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 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400100100
可回收物3024030
其他垃圾202060
(1)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P
(2)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的概率;
(3)假设厨余垃圾在厨余垃圾箱,可回收物箱,其他垃圾箱的投放量分别为abc,其中a>0,abc=600. 当数据abc的方差s2最大时,写出abc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并求出此时s2的值.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创造了一副“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勾股圆方图”中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之比为)围成的一个大正方形,中间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如果在大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中间的小正方形部分的概率是
A.B.C.D.
9 . 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德国的杜赛尔多夫举行.整个比赛精彩纷呈,参赛选手展现出很高的竞技水平,为观众奉献了多场精彩对决.图1(扇形图)和表1是其中一场关键比赛的部分数据统计.两位选手在此次比赛中击球所使用的各项技术的比例统计如图1.在乒乓球比赛中,接发球技术是指回接对方发球时使用的各种方法.选手乙在比赛中的接发球技术统计如表1,其中的前4项技术统称反手技术,后3项技术统称为正手技术.

选手乙的接发球技术统计表

技术

反手拧球

反手搓球

反手拉球

反手拨球

正手搓球

正手拉球

正手挑球

使用次数

20

2

2

4

12

4

1

得分率

55%

50%

0%

75%

41.7%

75%

100%

表1


(Ⅰ)观察图1,在两位选手共同使用的8项技术中,差异最为显著的是哪两项技术?
(Ⅱ)乒乓球接发球技术中的拉球技术包括正手拉球和反手拉球.从表1统计的选手乙的所有拉球中任取两次,至少抽出一次反手拉球的概率是多少?
(Ⅲ)如果仅从表1中选手乙接发球得分率的稳定性来看(不考虑使用次数),你认为选手乙的反手技术更稳定还是正手技术更稳定?(结论不要求证明)
10 . 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各射击局,每局射击次,射击命中目标得分,未命中目标得分,两人局的得分情况如下:

(1)若从甲的局比赛中,随机选取局,求这局的得分恰好相等的概率.
(2)如果,从甲、乙两人的局比赛中随机各选取局,记这局的得分和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在局比赛中,若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相同,且乙的发挥更稳定,写出的所有可能取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