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与程序框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出的函数值,则输入的实数       
A.B.C.D.
2023-03-10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2 .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发现,因为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提出,故又称该数列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满足.下图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则图中的空白框应填入( )
A.B.
C.D.
3 . 很多关于整数规律的猜想都通俗易懂,吸引了大量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有些猜想已经被数学家证明,如“费马大定理”,但大多猜想还未被证明,如“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角谷猜想”的内容是: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下图为研究“角谷猜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i的值为(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4,2,则输出的值为
A.8B.16C.33D.66
6 .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分别为1,2,输出的值为4,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7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所有值之和是
A.13B.24C.37D.54
8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所有值之和是54,则判断框的空白处应填
A.B.C.D.
2018-03-25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
9 . 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时,若输入分别为18,27,则输出的
A.0B.9C.18D.5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