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循环结构框图计算输出结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4,2,则输出v的值为
A.5B.12
C.25D.50
2020-03-2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届湖南省长沙一中、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2 . 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例如求1到2000这2000个整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7除余1的数的个数,现由程序框图,其中MOD函数是一个求余函数,记表示m除以n的余数,例如,则输出i为(       ).
A.98B.97C.96D.95
3 . 《九章算术》卷第七——盈不足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长七寸. 瓠生其下,蔓日长一尺.问几何日相逢.”翻译为“今有墙高9尺.瓜生在墙的上方,瓜蔓每天向下长7寸.葫芦生在墙的下方,葫芦蔓每天向上长1尺.问需要多少日两蔓相遇.”其中1尺=10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程序框图如下所示,则输出的的值为
A.8B.7C.6D.5
4 .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中有一问题:“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莞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蒲常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莞指水葱一类的植物)现欲知几日后,莞高超过蒲高一倍.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设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那么在①处应填_______和输出的值为
A.   4B.   4
C.   3D.   3
2019-04-28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3,3,则输出的值为(  )
A.24B.25C.54D.75
6 . 《九章算术》中的“两鼠穿墙”问题为:“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可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解决此类问题,现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d的值为17,则输出的i的值为
A.4B.5C.6D.7
2019-01-21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数学(文)试题
7 . 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分别为6、8、0,则输出的值分别为

A.0,3B.0,4C.2,3D.2,4
8 . 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原意是指《孙 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平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下表:

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 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以此类推,例如2268用算筹表示就是=||丄|||.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 图,若输入的x=1, y = 2,则输出的S用算筹表示为
A.B.C.D.
2018-11-14更新 | 514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数学(文)试题
9 . 五进制是以5为底的进位制,主因乃人类的一只手有五只手指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也是采用的五进制,0代表土,1代表水,2代表火,3代表木,4代表金,依此类推,5又属土,6属水,,减去5即得如图,这是一个把k进制数共有N化为十进制数b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kan分别为5,324,3,则输出的  
A.45
B.89
C.113
D.445
10 . 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一种将一元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个一次式的算法,数学上称之为秦九韶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4,2,则输出的值为
A.15B.31C.69D.127
2018-05-0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