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杜甫(712-77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触景生情,感发诗兴。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
B.颔联由眼前所见,进而铺叙。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难得的闲适之情。
C.颈联借用典故,抒发苦闷。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借典抒情,表达诗人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
D.全诗借秋而兴,意境深远宏大。本诗主要抒发诗人的恺郁不平,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整体基调悲壮苍凉。
2.尾联借“同学少年”表达了诗人独到的思想感情,这与《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2023-11-23更新 | 135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乙)

初月

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写了“白露”与“花”,甲诗用来衬托月光的莹润,乙诗则用来表现月光的微弱。
B.甲诗颔联用“爪”与“眉”描绘初月的不同形态,乙诗颔联则写月亮由升到隐的短暂过程。
C.甲诗颈联“乐”“愁”直接点出初月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乙诗颈联则侧面描写月光暗淡,意境凄清。
D.甲诗尾联想到边关将士,诗人由乐转悲,停止游赏,写诗寄托愁绪;乙诗则在景物描写中暗寓愁思。
2.甲、乙两诗哪首是李白所作,哪首是杜甫所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依据语言风格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②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多有战争发生,故派兵戍守。③“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④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⑤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写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由远及近,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的身体状况“迟暮多病”,自己的成就功绩“未有涓埃”,由此抒发对“圣朝”的情感。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写作者出郊放眼远眺,由野外之景引发了内心对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担忧。
D.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极目远眺郊外风景、感伤当下时局的自我写照。
2.诗人“野望”而“涕泪”,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伤感的原因。
2022-01-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本诗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2021-09-29更新 | 349次组卷 | 4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钢四中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B.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引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C.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D.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7-20更新 | 261次组卷 | 40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07-09更新 | 7657次组卷 | 2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注】①伐叛: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等。②③“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化用自《楚辞•招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两联写历史叹身世,后两联述梦境发感叹,全诗以虚衬实,感人至深。
B.诗人通过对道路时通时阻,以及江山日见冷寂萧条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C.诗的颈联写梦魂在急雨中难辨方向,难以飞越遥远的路途,隐喻着现实的艰难。
D.最后两联运用典故,暗示了诗人和屈原有相似的处境、命运和相同的忧国忧民情怀。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2020-03-16更新 | 389次组卷 | 17卷引用:语文-学科网3月第二次在线大联考 (新课标II卷) (考试版)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①

杜甫

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

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欢剧提携如意②舞,喜多行坐白头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注】①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想搬家至江陵时,得知二弟杜观也将携家到江陵所作。蓝田,今属陕西西安。江陵,今属湖北荆州。②如意,用来搔背痒的工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杜观搬家时翻越冰天雪地的高山,行程艰苦,侧面写出诗人的牵挂。
B.颔联写杜观为我从蓝田搬到江陵,使我感到春天到来般的喜悦和兄弟情深。
C.颈联先写诗人闻知喜讯后的高兴,后写他由喜悦转为人生苦短的白发悲吟。
D.本诗与《登高》都用了直接及间接手法,“极尽变化” 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感。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注】①这首诗作于永泰元年(765)。这年4月,诗人的朋友严武去世。5月,杜甫离蜀。②蜀郡,即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回顾六年流寓之足迹,万千感怀尽在丙句,诗人回顾六年流寓之足迹,万千感怀尽在其中。
B.颔联写因关塞险阻而不能北返长安,只好远游潇湘,可见诗人离蜀之不得已。
C.第五句写诗人回顾世事,一无所成,可自己已黄发满头,故哀伤至极。
D.“残生随白鸥”,即与鸥鸟相亲相随隐居湖山。此句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同。
2.明人王嗣奭评此诗“结语乃失意中自宽之词”,请结合此句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017-05-08更新 | 933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