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一位哲人对他的一位朋友说,“你睁开眼睛看到的世界是物质的,你闭上眼睛这个世界就是虚假的”。他的朋友反问道,“我手中有把刀,你睁开眼睛,它是物质的,但当你闭上眼睛时,我砍你一刀,你说这刀是不是虚假的?”两人的观点(     
A.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C.都否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说明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
2011高一·广东广州·学业考试
2 .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 ”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  )
①辩证法      ②形而上学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主观唯心主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01更新 | 788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届安徽宿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德国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属于什么观点?有什么局限性?
4 . 《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惠子的错误在于(       
①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否认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③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没有正确把握划分不同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道家学派的庄子与名家学派的惠施有一次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鱼在水里游动,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之乐矣;子非鱼,固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点属于(   )
A.唯物论B.唯心论C.不可知论D.可知论
6 .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作为儒家思想的两个代表,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争论。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据此可以判断(     
①双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②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③双方争论的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④双方争论的实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 . 周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史伯的观点与龚自珍的观点在哲学基本派别上看属于(       
A.相对主义的诡辩论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朴素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8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西方哲学家贝克莱指出“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对两人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两种观点用来指导世界的结果可能相同
②两者研究的的本质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两人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两种观点不可能产生联系,但人们的生活必须面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21-10-15更新 | 454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漫画《应变》从根本上说是(       
A.体现了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
B.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C.违背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D.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