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多少文人墨客写秋景,咏秋色,留下一曲曲唯美的赞歌。

诗人

诗句

诗境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凄冷、安静

范仲淹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悲凉、孤寂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冷艳、幽深

上述材料表明(       
①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会受到主体状态的影响       
②诗人与秋景的相互斗争促成了诗歌的产生
③诗歌的创作是诗人对秋景能动的描绘和升华     
④诗歌的意境取决于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苏轼的《定风波》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解读,不同时代、不同年纪、不同环境的人,从这首词里解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从认识论角度看是因为(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B.认识的主体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
C.亲身经历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重要
3 . 1893年,美国发生了一桩有趣的诉讼案,控辩双方是进口商和税收官员,争辩的焦点就是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根据当时美国的进口商品关税法案,蔬菜要收关税,水果则免税。水果商人认为:水果甜美多汁,番茄也甜美多汁,番茄怎么就不是水果呢?最后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一致裁定番茄属于蔬菜。由此可以看出(     
①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②商人的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④辩证思维用实践观点看问题,经得起实践检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4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因其歌词直接化用《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一篇,对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讽刺,从而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认为刀郎在歌词中暗藏了一些针对其他歌手的讽刺。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歌词没有那么复杂,不应该被过度解读。还有网友表示希望在今后的音乐欣赏中,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和解读音乐作品,让音乐回归到它最本真的意义中。网友们对其歌词立意的热议体现了(     

A.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B.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C.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发了思亲的无限情愫,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的是深邃的哲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二上·山东德州·期中
7 . 下列对漫画《争论不休》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没有客观标准       
②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地看问题
③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9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不同时节的风在诗词中蕴含着不同的情韵:春风(东风)是万物复苏、草木萌发的生机;夏风(南风)是万物生长,草木欣欣的惬意;秋风(西风)是万物凋零,草木摇落的感伤;冬风(北风)是万物萧条,草木枯黄的孤寂。不同的境遇产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情带来不一样的风景。有人眼中的风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圈圈涟漪,有人眼中的风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片片落红……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有关风的诗词创作源于诗人的主观想象
②诗人的情感和现实的“风”景相互依赖
③对风的描述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诗人对风情韵的表达,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政治试题
9 . 上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观测太阳,但直到1610年,人类使用望远镜观测和记录太阳黑子,才开启了太阳科学观测的时代。今天,通过地基太阳望远镜和天基太阳探测器的联合观测,人类对太阳有了全新认识。由此可见(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具体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9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政治试题

10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就描述了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融合的场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休闲发展纲要。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校和家长对素质教育更加重视,研学旅行变成了必修课,不少家长不再满足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或简单的一些团建活动,而是希望孩子在行走中获得更多知识和体验。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研学热”的原因。
2023-1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