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根据“新视野”号天空飞船的数据,国际天文学家团队2016年10月16日首次发布研究报告,称冥王星最显著的心形区域充满了由一氧化碳和甲烷构成的对人体有害的冰。冥王星的直径为2374千米,比此前预计的小一点。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表明(     
①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等因素的影响
③认识受实践水平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对于元宇宙的未来,有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元宇宙可能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它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甚至会推动人类文明重塑;二是部分元宇宙项目更像是用“新瓶”装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的“旧酒”。由元宇宙的未来引发的不同意见说明(       
①受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有所不同
②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需要经过多元标准的不断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角度有关,角度不同可能会导致结论不同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存在世的人们都面临着疾病求医的问题。由于自身的阅历与生存环境的不同,人们对疾病和医学的认识各不相同、有深有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相信医务人员,都会去相信医学。相信医学的人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去寻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帮助,会去就医。然而不相信医学的一部分人,包括对医学极端排斥的宗教信徒和部分反科学的极端分子,会排斥医疗。相信医学的人群,有普通对医学一知半解的人们,也有精通医学的医务人员和从事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普通人群会去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而其他精通的人员会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在遇见自己能解决的医疗问题时,他们通常会自己解决;遇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大多也会像普通人群一样去寻求帮助。会采取求医行为的居民,对医学中的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偏好不同也会对其求医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不同的人对医学有不同认识的原因。
4 . 2023年2月19日迎来兔年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每一场雨,都有自己的名字。雨似竹竿,名为“银竹”,是李白的“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雨花四溅,名为“跳珠”,是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微微细雨,名为“廉纤”,是韩愈的“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诗意的雨名,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这体现了(     
①雨的具象和古人心灵意向的辩证统一
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以及主动创造性
③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不相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韩国卫生部门近期发布了一项针对新冠病毒进行的抗体检测调查,通过对3055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只有1人产生了中和抗体。由此可见,被西方国家刻意吹嘘的所谓“群体免疫”行不通,专家普遍认为,要有60%以上人口对病毒免疫才能实现“群体免疫”。这说明(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互交融、相伴而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1920年的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正埋首译书。母亲端来粽子和红糖,并问道:“你吃粽子要加红糖,吃了吗?”他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来收拾碗筷时,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他竟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中共早期思想家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留下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主观条件的影响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3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