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89次组卷 | 37卷引用:贵州省桐梓县荣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2月月考政治试卷

2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3次组卷 | 9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观点分歧的是(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2年11月20日,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本届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是一条会飞的充满动感的头巾,灵感源于阿拉伯人标志性的头巾,既美观又很有中东特色。拉伊卜的设计(     

①做到了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说明灵感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注重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推动认识发展
④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又与人的主观认知有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沉锚效应”是指人们在作出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例如,经营条件相当的两家服装店,一家的营业额总是高于另一家,究其原因,营业额高的服装店导购员为顾客挑选好上衣后总会问“需要搭配哪一条裤子?”另一家服装店导购员则问“需不需要搭配裤子?”导购员的问题不一样,顾客考虑的自然也不同。可见(       
①客人对两家服装店导购员提问方式的判断缺乏真理性认识
②两家服装店的导购员对客人想法复杂性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③两家服装店导购员的提问方式对客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④客人对两家服装店导购员提问的判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各国人民更需要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在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中,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下列诗句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有些人由于对新冠病毒核酸“单样检测”和“混合检测”不了解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其实,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其合理性。“混合检测”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则宜采用单采单检。这表明(     
①核酸检测方法选择应坚持从效率出发
②人们的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差异性
③核酸检测实践促进了人类认识的深化
④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一政治试题
9 .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只有将山水的“形”与观画人的“道”相结合,才能在山水画中体会其“趣灵”。由此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创作和鉴赏的发展倾向。由此可知(     
①不同的“趣灵”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决定山水画内容的多样性
③不同人眼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山水画“趣灵”
④获得“趣灵”要坚持主现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有所居。“租购并举”的关键在“租购同权”,即租房的居民和买房的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的权利。“租购同权”政策一经提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褒贬不一。这是由于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对意识内容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该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是否为真理性认识仍有争议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