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九十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9更新 | 169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程政治试题(文)
2 .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明代于谦曾在《观书〉一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网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这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特有的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有利手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可以让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9-04更新 | 176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4 . 读史,是智慧的事。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凝聚了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上好历史这门“必修课”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思想认识②培育诚信文化③获得精神营养④推动文化传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这一重大治理成果离不开一代一代鄂尔多斯人的奋斗,生动彰显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库布其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②增强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   
③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④决定全球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7更新 | 605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6月26日,庆祝建党百年大型融媒体传播活动——“点亮广东红色地图”正式启动。通过开展“寻访红色印记”重温奋斗历程“品味南粤风华”等系列策划,以丰富多彩的融媒体报道讲好广东故事。开展“点亮广东红色地图活动”意在(   
①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合力       
②活跃文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③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④提振民族精神,增强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5更新 | 93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镇赉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测试政治试卷
8 . 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落实这些要求(     
①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必须将美育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④发挥教育这一文化传播手段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5更新 | 357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改编为诗歌,并与山里的学生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演绎。这首诗让大山里的孩子明白:他们像苔花一样,虽然很小,也要学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苔》这类诗对品读主体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其特有感染力,培养奋斗精神②造就健全人格,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③正确认识生命价值,陶冶思想道德情感④确立文学审美能力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3更新 | 161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在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某社区党委在本社区推行了“家文化”的服务理念,通过打造红色之家、创建文明之家、建设美丽之家、共筑爱心之家、守护平安之家、营造硕果累累之家6条主线,搭建起“家文化”的框架。如今社区歌舞多、笑声多、互助多、谦让多、“人情味儿”多了。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起到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②物质生活越丰富越应该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
③财富与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同等作用
④文化建设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发挥引领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