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5更新 | 937次组卷 | 99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落实这些要求(     
①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必须将美育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④发挥教育这一文化传播手段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5更新 | 357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

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2021-04-06更新 | 261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0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
6 . 2019年国庆前夕,北京某中学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活动。碑文全文如下: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①表明英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
③激发了爱国情怀,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充分表明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82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Ⅰ)
8 .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了“科学精准、及时到位、有力有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人们基本做到勤洗手、采取咳嗽礼仪(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袖遮盖口鼻,并洗手);一些比较固执的老年人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出门也记得戴口罩。这反映了(        )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②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人的“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1949年3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在这里,毛主席亲自指挥了渡江战役,也是在这里筹备召开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奠基。

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地正式对外开放,参观者热情如火。令人惊喜的是,这一场场“赶考初心”之旅还带火了相关文创产品。

香山革命纪念地将文创产品与红色基因进行了有机融合。借由这些文创产品,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被传颂,老一辈革命家的音容笑貌真切可感。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说,小小纪念品不仅是一份收藏,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文创不仅仅是消费增长点,也是传播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创意为红色资源赋能,不断延伸红色文化内涵,参观者必将有更多收获。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香山红色文创是如何为红色资源赋能的。
2020-04-2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大型沉浸式文化分享节目《一堂好课》在央视综艺频道开播后,每期节目由一位“好课主讲人”与青年偶像课代表携手走进校园,主讲人将毕生功力浓缩成一堂好课,通过解构化的移动“阶梯教室”将校园实景融入到课堂中。


阅读材料,请你为这堂思政课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这堂思政课的意义。
2020-03-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