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九十余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9更新 | 169次组卷 | 5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三中2020届高三高考第五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2 .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明代于谦曾在《观书〉一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网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这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特有的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有利手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可以让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9-04更新 | 17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届江西上饶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参加牧民那达慕大会时,首次明确提出“蒙古马精神”。在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弘扬“蒙古马精神”。这既是对草原人民的嘱托,更是对全国人民的激励。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经历怎样的曲折坎坷,蒙古马精神始终是激励草原儿女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奋斗不息、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力量。回首走过的路,正是靠着蒙古马精神这种不懈的斗志、不屈的毅力、不倦的初性,内蒙古从百废待兴到今天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进步,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艰巨繁重,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全年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吃苦耐劳”的初劲和“勇往直前”的干劲,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蒙古马精神”这样的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蒙古马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各地创新形式,推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大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汲取力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市场的繁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改造世界中转换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改编为诗歌,并与山里的学生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演绎。这首诗让大山里的孩子明白:他们像苔花一样,虽然很小,也要学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苔》这类诗对品读主体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其特有感染力,培养奋斗精神②造就健全人格,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③正确认识生命价值,陶冶思想道德情感④确立文学审美能力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3更新 | 161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一)政治试题
7 .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广播电视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调动全行业力量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持续组织全国性公益展播活动,更好地引导舆论、坚定信心,凝聚万众一心、坚决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     
①广播电视媒体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②发展文化事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③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主流媒体应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7更新 | 172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还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

这次表彰意义重大,既凸显了中国对抗疫功臣们的肯定,也有利于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将进一步激发斗志、增添动力、凝聚力量。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开展表彰“战役英雄”活动的重要意义。
9 .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决定授予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共和国勋章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这表明(       
①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民创造历史,表彰功勋荣誉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
③文化塑造人,榜样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影响人,人们自发的受到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战争中,“钢”与“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两大因素。“钢”指物质力量、武器装备,“气”指人的战斗意志、斗争精神。“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打败了“钢多气少”的美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中,要做到“气”和“钢”兼备,“气”不能少,“钢”也要足。


(1)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对垒,人民军队建设要做到“气”和“钢”兼备。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史实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在战争中的作用。
(3)某班准备召开三次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主题班会,请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主题鲜明、步骤明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