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阅读《一幅画》,完成习题。

一幅画

墙上挂着一幅我喜欢的油画。画面景色迷人,充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陶醉。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草地上盛开着一丛丛野花,色彩鲜艳,十分美丽。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

草地中央立着一排排木屋,在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起点点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唱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随着溪流的歌声快乐地起我。

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

在这绿的世界里,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这美丽的景象真是令人向往。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这幅画的?(     
A.从远到近B.从近到远C.从外到内D.从内到外
2.“墙上挂着一幅我喜欢的油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我喜欢油画B.墙上挂着油画C.墙上挂着我的油画D.我的油画挂在墙上
3.第2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山野”比作“绿海”?(     
A.突出树的多B.突出山野的大C.突出山野的绿D.突出山上树的多且苍翠茂盛
4.短文最后一段话要读出怎样的感情?(     
A.喜爱之情B.嫉妒之情C.厌烦之情D.担忧之情
5.用“          ”画出作者的联想部分。
6.用“       ”画出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2023-05-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2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青铜识字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地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这一点呢?

她将妈妈给她买头绳的钱省下了,给青铜买了铅笔。她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正在干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听到了,都停住了手中的活。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大人们好像于睡梦中忽然听到了一声惊雷,受了一个大的震动,觉得天地为之一亮,但却一时无语。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

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

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跟着葵花,将她所认识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他们的学习,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而这些字十分神秘,它使青铜觉得太阳、月亮、天、地、风、雨,所有的一切,不完全是它们原来的样子了,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节选自曹文轩著《青铜葵花》第五章《金茅草》)


(1)葵花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正确的选项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2)“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掉头跑出了门外”,青铜掉头跑出门外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A.贪玩,不想读书B.害羞,太激动了
C.哑巴,怕学不会D.家里穷,交不起学费
(3)“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这一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进一步表现青铜好学的特点。
B.为青铜继续学习做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C.渲染了纯净柔和的氛围,烘托了青铜和葵花兄妹真挚的情谊。
D.与前文“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4)故事是以青铜的情感变化为序展开的,在下面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内容,完成情节梳理。
_________→惊愕激动→_________→痴迷喜欢
(5)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叙事性文本《愤怒的土地》。

愤怒的土地

管桦

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漫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弯弯转转,在这片假地雷阵里走。雨来故意扯开嗓子喊叫一声:

“小心地雷呀!”

一个鬼子兵,正好踩到松软的地上,以为踏着地雷了,惊叫一声,趴到地上。这一叫,整个鬼子大队都呼啦呼啦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吱哇乱叫。

趴了一会儿,不见雷响,才松口气站起来。很多鬼子,因为刚才把脸埋在土里,弄得满脸沙土,只露着滚动的小眼睛。一个个缩头缩脑惊慌的样子,仿佛都吓掉了魂。

田野上,一块没有刨掉的玉秫秸,哗啦哗啦抖动着干叶子。还乡河水打着旋涡,阳光下闪耀着发白的浪花。它们发出的每一点声响都使鬼子心惊肉跳。

雨来故意领着敌人从那写着几个大字的路边经过。一个个鬼子兵走过时,都战战兢兢地瞧一眼地上那行特别显眼的白粉笔字;

“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雨来见很多鬼子兵的腿都打着哆嗦,腮帮子嘴唇乱动。雨来心里说,他们在嘟哝些什么呢?诅咒天皇不该把他们送上中国这块可怕的土地吗?还是祈祷天皇保佑他们走出这天罗地网呢?

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一边走着,心里说,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的当中来啦,我得想个办法脱身啦。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着,心里一边打主意。

鬼子队伍的背后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是地雷。前面的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也是地雷。

离头前的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

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

“前面,地雷的没有啦!”

雨来故意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雨来在水里游着。他故意从水里冒出头来,扬手喊了声:“救——命——啊——”

就假装被波浪打进水里。接着,仿佛被涌起的波浪推上水面似的,又闪露了一下小脑袋,就沉进河底去了。

大连鬓胡子鬼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心里说:

“天皇保佑,幸亏出了地雷阵!”

可是,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日————”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鬼子兵这个的枪碰了那个的脑袋。胳膊肘肩膀碰了别人的鼻子,别人又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跌倒地上的,后面的就踩着他的脖子或是脊背跑了过去。

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啊!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军帽和带着血块的军装破片飞舞着,挂在庄稼秆上,挂在树枝上。皮鞋、炸断的步枪,在半天空里打着斤斗……

(节选自《小英雄雨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年版)

1.为什么整个鬼子大队都呼啦呼啦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       
A.一个鬼子踩到地雷了B.雨来大声提醒有地雷
C.误以为有人踩中地雷D.发现前方八路军埋伏
2.雨来从哪里脱身?(       
A.漫地B.山路C.玉米地D.还乡河
3.“离头前的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可以看出雨来是什么样的心情?(       
A.紧张期待B.激动兴奋C.欣喜期待D.恐惧害怕
4.“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对句子中提到“连珠炮”评价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运用比喻说明地雷多,爆炸时声音响B.丰富读者对地雷连续爆炸场景的想象
C.形象说明地雷爆炸时的声音清脆动听D.侧面体现地雷爆炸时雨来兴奋的心情
5.雨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着,心里一边打主意。”雨来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呢?请你接着往下写。
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着,心里一边打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背影》(节选),完成习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

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经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4.第3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理解。

梦圆飞天(节选)

①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②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意思转折C.声音延长D.话题转换
2.第①段话和第②段话都是场面描写,它们所描写的场面依次是(       
A.卫星发射前发射中心的场面与卫星发射时的场面。
B.卫星发射时的场面与卫星发射前发射中心的面。
C.深秋的戈壁大漠的场面与卫星腾空而起,直指苍穹的场面
D.卫星腾空而起,直指苍穹的场面与深秋的戈壁大漠的场面。
3.从第①段话可以看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可以用____________成语来形容。
2022-03-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阅读《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节选)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以中国临近的西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次台风,它们在向西部靠近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会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雷电有一种特性,喜欢打击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含有金属矿藏的地方,导电性能比一般岩层好。据此,科学家们指出:经常遭到雷击的地方,通常暗示这一地区的地下可能埋藏着金属矿藏。20 世纪以来,苏联科学家就曾多次成功地利用雷电找到新的矿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B.闪电可以杀死大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清洁空气。
C.大气中的游离氮可以被地面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科学家认为频繁遭受雷击的地方有可能埋有矿藏。
2.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
4.仿照短文第⑷⑸段的表达方式,给第⑹段选一个最合适的开头。(     
A.雷电的导电性能强,人类不能失去雷电。
B.假如没有雷电,人类就将失去绝好的矿藏“探测仪”。
C.假如没有雷电,很多矿产资源就得不到开采利用。
D.有了雷电,很多矿产资源才能得到开采利用。
2022-02-09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卷
7 . 阅读《一碗馄饨》,完成小题。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视而不见(       )     和蔼 (        )       疲惫不堪(        )     感激不尽(      )
A.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B.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C.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D.疲惫得难得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2.文中女孩一共掉了两次泪,说说原因。第一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第6段的“女孩愣住了。”女孩子为什么愣住了?此时她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08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练习卷
8 . 阅读理解。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傲‘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叹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1.古典名著中的一些语言很有特点,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应口:______________当不过:________________
洒家:_____________赶将入去:______________
2.“不动笔墨不读书”,“做笔记”是一种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阅读上面的选文我能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
鲁达共打了郑屠3拳,分别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了修辞手法,从味觉、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精彩地表现了郑屠的感受,读来令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疑问?(写两个)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0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
9 . 阅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敬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风挂珠钗;项下带着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③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纳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婆 :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题目中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讽刺和嘲笑
3.读划“ ”的句子,将正确的描写方法填写在下面的“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句①_____________句②________________句③____________
4.下列对第一自然段划“ ”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对王熙凤服饰的描写,衬托其艳丽华贵的气质,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B.极力表现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表达出其对金钱的贪欲。
C.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方面的描写,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
D.通过描写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反映了她善欺诈的本性。
5.对选文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竞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               
A.夸贾母的外孙女的同时也夸孙女,意思是“称颂”老祖宗的福泽深厚。
B.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不过要说风度气派,还是贾母最美。
C.自己以前没见过真正标致的人儿,觉得黛玉管贾母叫“奶奶”,贾母更高兴。
D.王熙凤转弯抹角地对黛玉母亲表示不满,这样标致的人物今天才带出来相见。
6.第三自然段,作者主要通过王熙凤_______(语言 动作 心理)描写,看似句句关心林黛玉,实际上句句不离_______;这从上一刻刚“用帕拭泪”,下一刻又忙“_________”便可看出。
7.读完,下列不符合”凤辣子”这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的阅读体验的是(        
A.泼辣张狂B.口齿伶俐C.见风使舵D.心如蛇蝎
2022-02-08更新 | 5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
10 .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自远方的人们

海因茨哈勃

自从人类知道地球不是太阳系中唯一的行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们心头:其他行星上是否也存在生命?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些智慧生物,像我们一样也在仰望星空并为之惊叹?人们十分严肃地假想过在月球、金星和火星上存在着外星生物。不过,在航天时代来临之前,天文学家们就对此存有疑虑。其他行星上的地表以及自然条件都与地球不同。生命需要水、空气以及稳定适宜的温度。只有我们的地球满足了所有这些前提条件,为生命提供了温暖的摇篮。

当我们在月球上登陆,向金星和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之后,这一假设得到了证实。在整个太阳系内,除了地球,其他行星上都不存在有生命活动或是灭绝的痕迹。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宇宙中存在着几千万亿颗恒星和几十亿个星系,所以宇宙中也必然存在着几十亿颗行星。其中必然有几百万颗类似于地球,可以产生生命并供其繁衍的行星,而且必然存在许多像地球一样存在智慧生物的行星。

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坚信宇宙中还存在着其他生命。宇宙是如此广阔,我们不可能是唯一的智慧生物。问题是,我们是否能与我们的同类取得联系。来自两颗不同天体的智慧生物相遇的几率十分微小。我们已经知道天体在宇宙中的距离是那么遥远。我们想要到达另一颗恒星就得花费上百年或者上千年的时间。也许其他的智慧生物在航天科技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于我们,发现了宇宙旅行的方法。即便如此,时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外星人偶然到访地球时,我们的科技也得发展到足够理解他们是谁的地步。也许3亿年前就有外星人造访了地球。但当时地球上还不存在人类,所以他们立刻离开了。也许外星人会在5000万年后访问地球——但那时地球上的人类或许已经不存在了。

宇宙中的智慧生物至少还给我们留有想象的空间。因为距离太远,我们也许不会有机会去拜访他们。我们现在已经试图通过现代科技与他们取得联系。

(摘自 《宇宙中的天体》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1.“我们现在已经试图通过现代科技与他们取得联系”中的“试图”可以换为下面哪个词语?(       
A.试验B.打算C.图谋D.意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
B.宇宙如此广阔,而我们是唯一的智慧生物。
C.来自两颗不同天体的智慧生物相遇的几率十分微小。
D.因为距离太远,我们没有机会去拜访宇宙中的智慧生物。
3.是否可以把文中加点的两个“也许”删除,理由是什么?
答: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清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