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原谅——(            )                 耽搁——(            )
孤独——(            )                 惊惶——(            )
2.划“     ”线句子中,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A.绝望、伤心B.失望、委屈C.沮丧、失落D.交集、惆怅
2023-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岛上探险(节选)

我承认这一带的环境比我住的那边好,可我一点儿也没想要搬家。因为我在那边已住了好几年,住习惯了,现在我人在这儿,就觉得是在游(厉   历),是羁旅在外。我沿着海岸向东走,在大约走了十二英里后,我在岸边竖起一根大木桩作为标记,然后决定从那里返回。下一次旅行我将从岛的另一边,从我住的东面那边绕行,一直走到立起柱子的地方。这些我在后面适当的时候还会提到。

回来时我没走原路,想着只要我脑子里装着全岛的大地形,就不会迷路找不到我海边的住所。可我发现自己错了。走了大概两三英里后,我就进到了一个巨大的峡谷中间,四周        ,山上        。我只能凭着太阳的位置去(辨   辩)识方向,而看太阳也未必有用,除非我清楚地知道在当天的那一时刻太阳应该在什么位置。

更为倒霉的是,在我进入山谷后的这三四天里,一直是        ,见不着太阳。我在里面转悠了几天,最后不得不又回到海边,找到那根立起的柱子,然后再按照原路返回。那一天我是从东面回到家的,天特别热,觉得身上背的枪支弹药、斧子等越来越沉。

在这次旅途中,我的狗袭击了一只小山羊,并牢牢地咬住了它,我连忙上前抓住了山羊,把它从狗那里救了下来。我很想把它带回去喂养,因为我时常在琢(zuó   zhuó)磨着是不是能捉回来一两只小羊,让它们繁殖,驯养出一群来,那样就是弹药用尽,我也不愁没有羊肉吃了。

我给这只小羊做了一个颈(jǐng   jìng)圈,又用我一直带在身上的麻纱搓成了一根细绳子,牵着它走。尽管它不是那么老实,我还是一路牵着它到了我的乡间住宅。我把小羊圈起来后就归心似箭地往家赶,因为我有一个多月都在外面游荡没有回去过了。

我真是难以言表我回到老宅、躺在吊床上的那种快乐和满足的心情。这次出门在外、居无定所的游逛,让我总是有所牵挂,感到不是那么称(chènɡ   chèn)心。与在外面的日子相比,我更是觉得自己的家有多么的美好;它及它里面的一切都能给我一种温馨和舒适感,如果注定要在这个岛上(呆   待)下去的话,我心里下着决心,我再也不走得离家那么远了。

1.
如果不知道“羁”的读音,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查字法查这个字,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这样就能在字典正文中找到(如右图)。它的音序是_______,音节是________。“羁旅”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只写序号)。
A. 云雾弥漫       B. 林木葱茏       C. 重峦叠嶂
4.文章写了“我”在岛上探险时的哪些经历?照样子,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竖桩为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自然段是“我”的内心独白,从中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节选的文章出自《_____________》这本书。请写出这本书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情节: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你对这本书的阅读,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
(1)书中的主人公是拿树枝制作日历来计算时间的。(       )
(2)阅读时,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
2023-04-01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公园里,yōu   的花香扑鼻而来。远远望去,一片清新淡雅的紫模   hu )了我的双眼,xuàn   rǎn 了静谧的气fēn   fèn )。定睛一看,原来是丁香花。从shāo (梢   稍)斜伸过来的一柄丁香小花蕾,似乎在kuī   tàn 行人的踪迹,微风过处,又suō (挲   娑)起舞,令人xīn   chí   shén wǎnɡ。我不禁想到,世间虽有解不完的chóu yuàn ,但生活却是美好的,于是朝着天空微微一笑。

1.根据拼音,在文段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给划线词语中的读音选择正确的汉字,请在正确的选项下面打“√”。
2022-12-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请认真阅读以下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唰”的一下,两个舅舅都跳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一般地龇出了牙。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②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③“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

④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1.做笔记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下面是小峰同学读这个片段时做的笔记,针对这个问题,他读完整本书后,列出了以下影响阿廖沙的人物及事件。请你帮他连线。
笔记:阿廖沙童年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为什么最终能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外祖母             忠厚老实,一直忍受着两个舅舅对他的捉弄
格里高利          慈祥善良,经常教导阿廖沙,善于讲故事
小茨冈             知识渊博,让阿廖沙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好事情”       乐观热忱,每次阿廖沙挨打,会出手帮他挡
2.阅读《童年》这本小说,以下阅读锦囊不恰当的是(        
A.了解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B.以阿廖沙的成长轨迹为线索,梳理小说情节图。
C.为了读得快,描写环境的句段可以跳过去不读。
D.经常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批注。
3.除了《童年》,这学期你肯定还读过别的与成长故事有关的书籍。请为你印象深刻的一本书写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课外阅读。

翻越大雪山(节选)

山上云雾缭绕,寒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他们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儿。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他就昏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士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

(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
2.选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伟大的长征精神。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内容,对这两句话进行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选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了众多战士和生病的战士在爬雪山时的表现,突出了生病的战士的身体很虚弱,反衬出其他战士身体的强壮。( )
(2)从第1自然段加点的“拼尽”一词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竭尽全力向雪山发起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
(3)“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这句话表现出指导员对战士的关爱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
2022-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6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山海关,好一座威武的雄关。你看那城楼,气势恢宏。它状关而坚固,巍然毅力于天地之间。那jǐng xiàng,让人震撼。“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在箭楼之上,与雄关浑然一体。关于“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大字是谁写的,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明代书法家萧显题写的,他题字时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看。当匾额高高挂起时,忽然有人说,“下”字少了一点。大家一看,果然如此。萧显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扯过一块白布。揉成一团,蔬上墨汁,朝匾额猛地一甩。布团不偏不倚,正好补上“下”字的一点。众人见了,对这幅书法作品更是赞叹不已。顺着台阶登上城墙,昂首远眺。北面是层层叠叠的燕山山脉,地势非常xiǎn yào,在迷蒙的云雾中绵延伸向远方。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烟波浩渺,汹涌澎湃。山海关也因此得名。站在雄关上,瞬间浮想联翩,rè xuè fèi téng。山海关,(       )凝结着古人的智慧,(       )是我们伟大民族英雄历史的见证。如今,它仍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再次pǔ xiě豪迈的爱国诗篇。

1.这段话中有四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写出汉字。
(      )(      )(      )(      )
2.下面关于汉字的书写,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匾”字共有11画。B.“谜”是左右结构的字。
C.“甩”的部首是“”。D.“眺”的第六笔是“、”
3.下面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书写错误的词语,请你用修改符号改正过来。
它状关而坚固,巍然毅力于天地之间。
4.下面词语中,“凝”的意思与文中“凝结”的“凝”意思相同的是(       
A.凝视B.凝思C.凝固D.凝神
5.文中括号内应填的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
6.人们赞叹萧显的题字时可能会使用(       )这个词语。
A.栩栩如生B.妙笔生花C.惟妙惟肖D.笔走龙蛇
7.有人用八个字概括了山海关名字的由来。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是(       
A.天地之间,威武雄关B.北靠群山,南临大海
C.昂首远眺,渤海无垠D.层层叠叠,烟波浩渺
8.这段文字围绕“山海关是一座威武的雄关”这个意思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匾额的神奇传说、登上城墙远眺站在雄关上浮想联翩。
A.城楼气势恢宏B.渤海烟波浩渺
C.萧显为雄关题字D.山海关是历史见证
9.据记载,山海关建成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了。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会发现它的影子。下面诗词中和山海关有关的一项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凉州词》)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2022-07-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课外阅读。

沙漠chěng qiáng示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sì nüè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须拔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cuī huǐ,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文中注音处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漠的进攻给人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开头第二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风沙进攻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进攻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游击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阵地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人们非常感谢、敬佩大禹,便一致推举他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1.在文中找近义词。
艰难——(        ) 狭小——(        ) 佩服——(        )   率领——(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毫不在乎:_____________
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
3.开凿龙门容易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文中相关语句下划“        ”。
4.从文中划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5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读名著选文做题。

当我发现我已制成了一只能耐火的锅子时,我的快乐真是无可比拟的。a我等不及让锅子完全冷透,就急不可耐地把其中一只放到火上,倒进水煮起肉来。结果效果极佳。

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我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想找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禁不住重杵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混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b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然后用大斧把木头砍圆。当其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终于把臼做成了;我又用铁树做了一个杵。舂粮食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大麦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后来,我忽然想起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

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制面包的问题。首先,我没有发酵粉。这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出来的,所以我也就不去多费脑筋了。至于炉子的问题,颇费了我一番周折。但最后,我还是想出了个办法。我先做了些很大的陶器,直径有两英尺,但深仅九英寸。像上次烧制陶器那样,我把它们也放在火里烧过完工后就成了大瓦盆,放置一边备用。烘面包时,我先用方砖砌成炉子,然后,在炉子里生起火。

当木柴烧成热炭时,我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炉子上面,并把炉子盖严,让炉子烧得非常热。然后把所有的火种通通扫尽,把面包放进去,再用做好的大瓦盆把炉子扣住,瓦盆上再盖满火种。这样做不但能保持炉子的温度,还能增加热度。用这种方法,我烘出了非常好的大麦面包,绝不亚于世界上最好的炉子烘出来的面包。

1.这篇选文选自外国名著《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我”就是名著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_
2.选文画线句子a写出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画线句子b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吃到面包的整个过程,启示读者丰衣足食的生活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涂“√”,错误的涂“×”。
(1)为吃到面包“我”先后克服了烧制锅子、做石臼、做发酵粉、制作炉子这些困难。( )
(2)为吃到面包“我”先后克服了制舂粮工具、做筛子、制作炉子这些困难。( )
(3)选文主要刻画了一个积极克服困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物形象。( )
(4)选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 )
4.根据原著内容,下面情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建房定居        ②归途历险              ③种植庄稼              ④初上荒岛              ⑤教化野人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②③①C.④①③⑤②D.④①⑤②①
5.本期开学以来,大家还同读了名著《骑鹅旅行记》。班级读书会上,你会选择哪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让大家深入交流?根据这个话题,你想表达什么观点?
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读短文做题。

过年(节选)

①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最令自己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虽然那是些久远的回忆,但一切又都是那样鲜活。

我的老家在农村。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在村里的供销社,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那些传统的年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是依然漂亮,那厚厚的纸,散发着油墨的芳香,在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把它当作是年的象征。

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过年的这两天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羡慕。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小时候的我喜欢穿新衣服。除夕的头天晚上我会把新衣服拿出来,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想象着明天就要穿上了,那个高兴啊。

我们北方过年的高潮是除夕之夜,最重要的活动叫发纸。一般都是在子时,也就是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传说那时候南天门会打开,天上的神仙会鱼贯地下到人间……也有的人说,相当有“福气”的人看到南天门开,以后一定会享受荣华富贵。在发纸前父亲总是提前把鞭炮拴在一根大杆子上,靠在墙角就等着放了。十点左右,周围的村子就开始发纸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火光将天边都映得发亮。十一点半了,父亲便把我们几个都叫出去,开始忙活,有的点鞭炮,有的点一堆火,母亲则在屋里做饭。篝光燃起,鞭炮声也响彻夜空。火光映着红红的笑脸,我们围着火堆跳着,叫着,跑着,那一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饭,说说话,其乐融融。这时吃的饺子都是肉馅的,还会在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的话那就预示着一年将有好运相伴。小时候,一次哥哥给我夹了一个饺子,我便边吃边玩,大伙也吃得热火朝天,可是盘子都见底了也没吃到硬币,最后在我的小屁股下面发现了它。

年夜饭后有“守岁”之说,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据说要是能一夜不睡的话,一年之中头脑都清醒。我们几个小伙伴打着灯笼出去玩,当然,如果玩累了,随便到哪家,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我们。

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亮了,村边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原来是大秧歌开始拜年了。人们相互拜年,串门,整个小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

⑨时隔多年,一些往事都已淡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短文中写到了过年的七个风俗活动,写得比较详细的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写得比较简略的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简要概括)
2.把短文结尾补充完整,让结尾起到照应开头、点明题目的作用。
3.请写出一项含有吉祥寓意的过年习俗。
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涂“√”,错误的涂“×”。
(1)短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儿时在老家农村过年的情景,其中穿插了农村过年的风情民俗,表达了作者对儿时在农村过年情景的怀念与留恋之情。( )
(2)短文描写的儿时过年情景处处洋溢着祥和、欢快、幸福的气氛。( )
(3)短文《过年》和课文《北京的春节》,语言上都有“京味儿”特点。( )
(4)短文②—⑧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都能够概括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
2022-05-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