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西 高二 期中 2021-07-11 2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种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奋发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于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4.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食家·吃喝小引

陆文夫

①美食家这个名称很好听,读起来还真有点美味!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加以解释的话,不妙了:一个十分好吃的人。好吃还能成家!但偏偏有那么一个因好吃而成家的人,他就是朱自冶。我藐视他,憎恨他,反对他。

②首先得声明,我决不一般地反对吃喝;如果我自幼便反对吃喝的话,那么,当我呱呱坠地之时,也就是一命呜呼之日了。可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是讲究勤劳朴实,生活节俭,好吃历来就遭到反对。母亲对孩子从小便进行反好吃的教育。

③朱自治是个房屋资本家,他剥削别人没有任何技术,只消说三个字:收房钱!甚至连这三个字也用不着说,因为那收房钱的事儿自有经纪人代理。房屋资本家大概总懂得营造术吧,这门技术对社会也是很有用的。朱自治对此却是一窍不通,他连自家究竟有多少房屋,坐落在哪里,都是稀里糊涂的。

④都说好吃的人总是顾嘴不顾身,这话却有点道理,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听说他也曾结过婚,但不曾见过身边有女人。只一次,看见他和一个妖冶的女人合坐一辆三轮车。后来才知道,那女人是雇不到车, 请求顺带的,朱自冶也毫不客气地叫那女人付掉一半车钱。

⑤因为我的姨妈和朱自冶的姑妈是表姐妹,在我父亲谢世之后,便搬进朱宅,住在前面的平房里。不出房钱,只消看看门,料理点家务。朱自冶早出晚归,没家没务。倒是我妈实在看不过去,要帮他拆洗被褥,扫扫灰尘。他不仅不欢迎,反而觉得不胜其烦。因为家在他的概念中仅仅是一张床铺。

⑥朱自冶起得很早,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做一点讲解。

⑦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免青,重油,清淡点,重面轻交,重交轻面……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交要过桥,硬点!

⑧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做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它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⑨朱自冶揉着眼睛出大门的时候,那个拉包月的阿二已经把黄包车拖到了门口。朱自治大模大样地向车上一坐,头这么一歪,脚这么一踩,叮当一阵铃响,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吃罢以后再坐上阿二的黄包车,到闾门石路去蹲茶楼。

⑩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闾门石路去呢?有考究。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 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吃喝吃喝,吃与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凡称得上美食家的人,无一不是陆羽和杜康的徒弟的。

⑪朱自冶登上茶楼之后,他的吃友们便陆续到齐。美食家们除掉早点之外,决不能单独行动,最少不能少于四个,最多不得超过八人,因为苏州菜有它一套完整的结构。所以美食家们必须集体行动。先坐在茶楼上回味昨天的美食,评论得失,第一阶段是个漫谈会。会议一结束便要转入正题,为了慎重起见,还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来讨论今日向何方?是到新聚丰、义昌福,还是到松鹤楼。如果这些地方都吃腻了,他们也结伴远行,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去吃鲴肺汤,枫桥镇上吃大面,或者是到常熟去吃叫花子鸡可惜我不能把苏州和它近郊的美食写得太详细,深怕会因此而为苏州招来更多的会议,小说的副作用往往难以料及。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善抓细节做文章。跑堂的“稍许顿”,写出了待客周到: “妖冶”一词勾勒了女子的形象,进而展现了姑苏女子的审美倾向。
B.小说通篇虚构,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生活场景的描写,虚构的内容使形象更生动,矛盾更集中,地域文化展现更充分。
C.小说先是对“美食家”这雅号表称道,而后“不妙”两字笔锋一转,看似矛盾,效果却极佳,留下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
D.小说最后写朱自冶和吃友们集体行动,意在体现这帮食客的富足、悠闲,也体现了我对他们生活情趣的欣羡和肯定。
6.结合文本,概括朱自冶的人物形象特点。
2021-07-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俟欣悦,则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荀子《劝学》)

【丙】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7.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从书以观                              千里
B.益慕圣贤之                              之不传也久矣
C.不敢出一言以                         师道之不可知矣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者也
8.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俟欣悦                                     皆出于此乎
B.不如须臾之所学                       其闻道固先乎吾
C.闻者彰                                     耻学于师
D.善假物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9.下列各文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余立侍左右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吾从而师之D.小学而大遗
10.下列文句与“弗之怠”句式相同的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                              ②吾从而                         益圣
④则师焉                              ⑤或                                学而大遗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③④/②/⑤
D.①/②⑤/④/③⑥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21-07-10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亿,字宗魏。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真宗尝欲召试,而与王旦有亲嫌,特召见,改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主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视旧牍未尝引乳医为证,召甲出乳医示之,甲亡以为辞,冤遂辨。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注】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

三司更茶法,岁不登,亿承诏劾之,由丞相而下皆坐失当之罚,其不挠如此。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地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陈尧佐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知应天府,寻加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澶州,复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选自《宋史·韩亿传》,有删改)


【注】台:御史台。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B.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C.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D.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14.下列对 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文中指朝廷;也可以作为我国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
B.岁课,可以指按年交纳的赋税,也指汉代每年从太学中选拔官员的考试。
C.户部,我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通常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等。
D.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古文中表辞官的词还有“告老”“乞骸骨”等。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亿擅长断案,心中关爱百姓。其他地方不能决断的案子,郡守就托付他来进行决断:黄河决堤时,治理费用巨大,他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
B.韩亿不避权贵,审案一查到底。 在吴植贿赂王钦若一案中, 他进行严查,最终案子真相大白,惩处了吴植:宰相王钦若也受到了连带审查,最终皇帝下语对其不加追究。
C.韩亿得人举荐,遭弹劾被贬官。范仲淹曾举荐他,范仲淹被贬退后皇上告诉韩亿此事时,他虽从公私角度予以分析,但还是受到牵连被罢免了官职。
D.韩亿性格沉稳,资助亲戚朋友。韩亿即使是退朝闲居时,也不曾有懈怠的神色;对那些贫穷孤独的亲戚朋友,他常资助他们婚嫁丧葬的费用。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2021-07-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松树塘万松歌(节选)

洪亮吉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


【注】①嘉庆四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遗戍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大戈壁天山脚下之松树塘时所作。②蒙茸:指草木蓬松。③回容:指树枝屈曲回转。
17.下列对这面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项(     
A.开头四句描写峰陡松直的画面,“无蒙的”的景象村托出千万青松的奇异。
B.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山峰,写景生动形象。
C.诗中青白赤墨的色彩对比令人应接不暇,为松树塘蒙上了层瑰丽夺目的色彩。
D.诗人所写的边塞风物是亲眼所见,奇妙真实,与岑参的边塞诗有相通之处。
1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集》 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在《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并指出这些千里马只能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4)《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品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时称,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传为帝尧所作。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东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1964年版《大英百科全书》采纳了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才又渐渐______________。隋唐时围棋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两宋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等原因,围棋得到长足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围棋的价值主要在于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的游艺娱乐活动。明清两代,围棋游艺借助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进一步得到普及。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展现,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20.下列各句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B.两宋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等原因,围棋得到长足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围棋的价值主要在于陶冶情操增长智慧。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认得两个字罢了!”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乃至             蔚然成风             附庸风雅             老少无欺
B.乃至             运斤成风             风雅之事             老少无欺
C.甚至             运斤成风             附庸风雅             老少皆宜
D.甚至             蔚然成风             风雅之事             老少皆宜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的是中华文明,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B.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文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C.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文明,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D.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的是中华文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已去。回首2020,国内一些著名大学,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未能按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学业的博士生劝退处理。劝退主要原因,是其在读期间,长期沉迷于学术以外的活动,未经请假,连续几周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活动,不专心于学业,天天混日子。中学校园中也存在类似情况,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游戏、古言小说等学业以外的消遣内容,无心学业,天天混日子。

未来已来。展望新年,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中国氢弹之父于教说: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三的高二学生,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本年级组织的“新征程,新任务”座谈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要发言。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如何规划你的高三学业与生活。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7-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5-60.65陆文夫(1928-2005)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7-120.65荀子(前313-前238)  韩愈(768-824)  宋濂(1310-138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3-160.65《宋史》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7-180.65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9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22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六、作文
23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