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33914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种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奋发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于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4.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是确保“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途径。借助在线教育,大山里的孩子能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管理者也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教、学、评、测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指导和优化教育教学。

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的一些“火热”表现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过去一年,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融资金额屡创新高。从冠名热门综艺到赞助跨年晚会,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投放量迅速增长;课程优惠力度令人咋舌,“1920节课,另享受价值499元大礼包”;依靠套路制造焦虑,诱导家长抢课买课……

近日,一名“老师”同时出现在几家在线教育机构的网络视频广告中,有时自称“教了一辈子数学”,有时又说“做了40年英语老师”。媒体调查发现,这名“老师”实则是广告供应商找的演员。

(摘编自《在线教育,莫背离初衷》,《人民日报》2021125日)

材料二:

仅靠课程产品销售获得回报的在线教育机构,无法与靠大量融资获得回报的在线教育机构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开始寻求投资。于是,不少人发现,原来总被时尚商品占据的广告区位和时段现在已经被在线教育机构替代。

其实,在线教育企业应加强自律,面对融资要理性冷静。应基于自身的体量与业务量,评估自身真实的资金需求量,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使用在线方式,不能为了占据市场采用超越学生生理与智能极限的方式,也不能以牺牲老师和学生的感受体验的方式进行在线教育。

家长通过咨询使用过课程教学服务的用户,观察分析教育机构的收费方式等,判断在线教育机构的投资倾向再做选择。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机构的资金流向特点和是否以人为本,甄别在线教育机构,加以精细管理。

(摘编自储朝晖《在线教育需要以人为本而非以资为本》,《光明日报》2021121日)

材料三:

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以后,决定他优秀还是平庸最关键的就是他是不是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具备了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学校用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我相信走出校门以后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很快会暴露无遗,就会走向平庸,这从来是规律,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其鲜明。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要享受这个好处的前提是: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知道自己要什么;具备相当的鉴别能力,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没有这两点的话,我们就像是面对潮水涌来,被动地接受信息,成为海量信息的通道。这些信息和你的心灵、生活毫无关系,所以它不是促进我们变得更好;反而是败坏了心智的成长。

互联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对于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它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对没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人来说,往往被动的接受信息流碎片化信息,这种能力反而更加难以培养了。

(摘编自周国平《网络时代更需要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员扮老师,所教科目随时切换,同时在几家在线教育机构的网络视频打广告,在线教育令人担忧。
B.近几年在线教育火热,课程优惠力度大,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C.无论求学还是就业,具备自我教育和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人优秀的关键因素。
D.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若有兴趣方向和鉴别能力,人人都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线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个性化教育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大量融资会导致在线机构过多注重盈利, 淡化培训质量。
B.传统观念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实际上个人成长发展中自我教育的能力比成绩更重要,互联网时代自我教育能力更显重要。
C.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通过海量信息的通道和现在流行的在线教育,可以逐步培养我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D.过于以资为本,必然淡化自身的教育特性;离开或违背以人为本,包括在线教育机构在内的任何一家教育机构都不会走得长远。
3.如何才能真正保证在线教育的质量,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1-07-29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就百姓米袋子等相关问题,专访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

记者:秋粮收购,关系到粮农收入和市场预期,情况怎么样?

张务锋:秋粮产量大、品种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好秋粮收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南方地区秋粮收购已接近尾声,旺季收购将于1月底结束,东北地区仍处于收购高峰,预计旺季收购将持续到4月底。

新粮上市以来,市场行情较好,农民售粮较为积极,同时企业和经纪人收购意愿增强,入市踊跃,特别是玉米购销两旺,收购进度快于上年。截至1月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从收购情况看,市场化收购比重达到98%,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收购市场平稳有序,优质优价特征突出。同时,优质品种价格高于普通品种,种植收益更好,黄华占、丰两优等优质中晚籼稻,以及稻花香、长粒香等优质粳稻价格均高于普通品种每吨200元左右。

政策托底作用有效发挥,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秋粮收购中,仅黑龙江一省启动了托市收购,启动范围较上年缩小,目前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67万吨,同比减少417万吨。

通常,小麦等夏粮将于5月份陆续上市。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提前谋划夏粮收购工作,确保2021年粮食收购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记者:要想心不慌,还要看米仓。我国口粮库存情况怎么样?

张务锋: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的消费需求,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同时,企业和农户主动存粮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商品库存创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东北地区玉米商品库存已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

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能够满足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产销平衡区四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健全,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开展了两次农户存粮专项调查,均显示农户手中存粮较常年有所增加。商品库存在供应市场需求方面反应更为灵活,在全社会总库存维持高位前提下,我国粮食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抵御市场风险和保障有效供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从政策性粮食拍卖情况看,2020年10月以来,尽管成交量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平稳,小麦,稻谷平均成交率分别为31%和28%,反映出市场各方面的预期是比较稳定的。

前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就做好两节期间粮油保供工作专门发出通知,督促指导各地和有关央企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请广大消费者朋友放心,粮油产品市场供应充足,采购年货时请按需适量购买,避免大量购买超期存放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浪费。

记者:疫情防控常态化让公众关注粮食应急管理问题,能否介绍一下?

张务锋:我国高度重视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项目建设。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加大资金、项目投入力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不断健全粮情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预案培训演练。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 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个,应急配送中心3 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 454个,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在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应急保供,建立重点地区联动保障机制,组织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复工复产,灵活投放政策性粮食,持续稳定供应,确保了全国粮食市场供应正常、价格稳定。在应对疫情影响中,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摘编自《百姓米袋子,您关心的数据都在这儿》,新华网,2021年1月1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秋粮产量大、品种多,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抓好秋粮收购意义重大;截至1月5日,主产区人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
B.当前,我国企业商品库存创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能够满足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产销平衡区四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
C.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项调查结果关乎两方面;一是我国农户手中存粮较往年有所增加;二是2020年10月以来从政策性粮食拍卖情况来看,总体保持平衡。
D.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如多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储运企业等,在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政策托底作用的有效发挥,我国粮食市场的秋粮收购并未出现农民“卖粮难”的现象;针对将于5月份陆续上市的夏粮收购,亦已提前谋划。
B.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国家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门发出通知,要做好粮油保供工作,督促各地和有关央企做好相关工作。
C.我国高度重视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项目建设;为此建立了44 601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应急加工企业5388个等。
D.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建立重点地区联动保障机制,组织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复工复产,灵活投放,持续供应,价格稳定,中央和地方都未动用过储备粮。
3.疫情之下,如何才能确保老百姓“米袋子”充盈,无后顾之忧?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2021-07-22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嫦娥五号任务是一次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相对于此前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成功实现的绕月探测、落月探测来说,嫦娥五号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术跨越。从地外天体采样,到从地外天体起飞,再到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上交会对接、携带样品高速返回地球,对于中国航天都是第一次尝试。而只用20多天完成从奔月到返回地球,如同探月工程专家所形容的,如此短的时间内拍出一部“太空大戏”,难度可想而知。

嫦娥五号的使命,可以看成是通过复杂航天技术将一块来自月球的石头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对天文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来说,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物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变,甚至还能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与此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部曲的最终章,“绕、落、回”的实现,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基本技术。尤其是掌握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将为载人登月、月球科研站的设想进行技术探路和铺垫,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余建斌《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人民日报》)

材料二   

经过约38万公里、一周左右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之旅,12月1日晚间,嫦娥五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这是中国探测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这一区域。科学家们认为,着陆在此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为何选择在这里?这里和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着陆点的纬度基本相当,属于月球正面的高纬度区域,这是考虑到地球的远距离遥控能力。根据目前研究成果,这块区域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约37亿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此次嫦娥五号有望获取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

由于涉及采样后上升器的月面起飞,嫦娥五号落月的过程也是为后续上升器月面起飞选择“发射场”的过程。专家介绍,相较于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需要着陆区域内无太高的凸起、无太深的凹坑,并且坡度要符合任务要求,这对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编自胡喆、彭韵佳《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三大看点揭秘》,新华网)

材料三

材料四   

据俄新社12月6日报道,中国探月工程发布通告称,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把从月球采集的土壤样品转移至返回器。报道称,在上升器进入月球轨道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靠近上升器,并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接下来,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择机返回地球。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5日报道,中国的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在月球着陆采样,并将在本月中旬返回的消息,再次让中国的航天工程受到举世关注。报道称,嫦娥五号如果顺利返回,中国将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月球土壤和岩石。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中国(航天事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取得进展。”

就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发表讲话。他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他还强调“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节选自《参考消息》,2020年12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探月工程的三部曲,依次为绕月探测、落月探测、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B.在月球表面上采样、起飞、对接,携带样品返回,是嫦娥五号需要跨越的技术难关。
C.嫦娥五号探测器对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比嫦娥三号、四号更高。
D.嫦娥五号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返回地球,需要经过月地转移、近地制动等过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难度和风险入手,高度评价嫦娥五号任务完成后的科学意义。
B.材料二侧重介绍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的原因。
C.材料四选择不同国家的报道,突出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引起的世界反响。
D.材料四第四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金句,称赞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远大目标和巨大贡献。
3.根据材料,简述嫦娥五号探测器选择月球正面“风暴洋”区域着陆的原因。
2023-05-11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