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末 2021-07-17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深厚博大的感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是诗的好处。但词更微妙,它常常在表面所说的情事以外给读者很丰富的联想。所以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双性人格”,这是从《花间集》就开始了的。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因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而且,当男子求取科第仕官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悲哀也有暗合之处。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双重的语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南唐,相对于五代乱世的中原而言,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是可以听歌看舞的;但从大环境来看,北方对他们这些小国有强大的威胁,其前途很不乐观。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先生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南唐是一个必亡的国家,作为宰相的冯延已,内心有沉重的负担,朝廷中又有主战主和的纷争,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这正是词微妙的作用。

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有的时候,它来自“语码”的作用。所谓“语码”,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语言的符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如“蛾眉”这个词,常常使人联想到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有的时候,它来自“显微结构”的作用。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菡萏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行不行?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后者的“荷花”“荷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而前者就不同了。“菡萏”出于《尔雅》,它是古雅的,与现实之间有一个美感的距离;“翠叶”的“翠”不仅仅是颜色,还使人联想到翡翠、珠翠等贵重的东西。“菡萏”的古雅、“翠叶”的贵重、“香”的芬芳,所有的名词都指向一种本质的高贵美好,但连接它们的动词是什么?是“消”和“残”,那是一种无情的摧毁。所以这一句让王国维联想到了《离骚》的“众芳芜秽”和“美人迟暮”。

正是由于词这种体裁具有引人产生联想的微妙作用,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阅读背景的读者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他们总是渴望从中读出属于男性的对建功立业的感慨,而不仅仅是对美色和爱情的描写。这就需要善于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和“显微结构”的作用了。

(摘编自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之所以说词是“要眇宜修”,是因为其往往能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而诗是显意识的,没有这样的微妙。
B.冯延已的《蝶恋花》中“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直接表达了作者欲鞠躬尽瘁却不得的抑郁和痛苦。”
C.诗歌中不能出现“荷花”“荷叶”这种写实意象,这种缺乏与现实有美感距离的意象,无法给人以言外的联想。
D.在诗歌赏析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词语的“显微结构”和在传统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语言符码,从文字背后发掘出隐含的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从词的表现特点和语言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路清晰。
B.文章引用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引述他人的相关解读,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词“要眇宜修”的特点,又探究了其形成过程。
D.文章在传统诗词赏读中,引人“语码”“显微结构”等专业术语,增强了理论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中“长安”一词的解读,正是借助了文中所说的“语码”。
B.柳永的词句“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蕴丰富,体现了“双性人格”。
C.如果没有关注到词的“双性人格”和“双重语境”的特点,就很难准确把握词的情感。
D.评赏诗词时的阅读视野,应该由读者期待等个人视野与创作环境等历史视野结合而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表示:“虽然增加了库存,但是等到每晚8时一开抢,1秒钟就售空了。”

随着盲盒经济的兴起,众多文化机构推出文创盲盒,将有料内容与有趣形式进行创新组合,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消费形式。与普通文创产品相比,文创盲盒能够获得明显优势,“一是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探索性和娱乐性的消费心理;二是‘强IP性’和强设计感,符合年轻人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并且较好地平衡了性价比。”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博士熊海峰表示,这是一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的创新路径。

作为文创产品的一种,盲盒是有益的形式创新。熊海峰认为,文创盲盒还需要以“IP为王”,更专注于研发高价值、独创性的IP;同时,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加强市场规范、版权保护,减少同质化竞争,减少市场投机和盲目炒作,营造健康的产业发展生态。

(摘编自胡雪慧、张昕琳《文创盲盒受欢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2月24日)

材料二:

近年来有了科技加持,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也逐渐“潮”了起来。比如《唐宫夜宴》中让人一眼千年的“唐宫小姐姐”,运用了5G、AR(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在二次创作、数字合成、融媒体传播等手段的创新下,以虚拟场景与真人演绎的有机交融,将歌舞融入博物馆场景。诸如妇好鹗尊、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等国宝,也和唐俑一起“活”起来、“火”起来。

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十四五”期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符合网民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繁荣绽放,也让更多的受众尤其是年轻用户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积极参与文化符号的传承中来。

(摘编自任慧英《让传统文化根脉开出时代之花》,《新民晚报》2021年2月28日)

材料三:

春节期间,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凭借一支古典舞火遍网络。近日,沈阳故宫清文化元素主题咖啡馆开门营业,成为“网红”爆款。这启示着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的眼睛,激荡守正创新、守正出奇的文创智慧,足以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貌,满足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文创产品能否笑到最后,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或传承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如果对传统文化不求甚解,盲目引入商业化流程,反而会贬损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创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植根文化、反哺生活。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就充分证明: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强烈文化温度的文创产品,更容易满足大众对文化艺术、精致生活的向往,更容易让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到文化滋润和文明温存。

(摘编自华宁《从唐宫夜宴到清宫咖啡,让期待更多了》,人民网2021年3月3日)

材料四:

文创理念是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在文化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其根基在“_______”,即文化;其关键在“创”,即创意;其目标在“新”,即基于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新创造。

201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首个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文化时代:第一张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博科娃提出,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收入、就业与出口产生影响,有助于为全球创造美好的未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2至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地方政府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制定的发展规划与政策体系也具有很强的引导性。

文创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国家形象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既能够通过创意性传播来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又能够打造新型文化业态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创理念的年轻一代将成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体现。运用这一理念,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特质和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文化也将在当代世界多样性文化表达中更具魅力与活力。

(摘编自胡钰《文创理念: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观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19年03期)

4.下列对文创产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应盲盒经济兴起的潮流,河南博物院推出了考古盲盒,这一产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线上销售很是火爆。
B.文创盲盒内容有料,形式有趣,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审美趣味,因而在一众文创产品中显示出较多优势。
C.《唐宫夜宴》将虚拟的博物馆场景与真实的歌舞表演有机交融,让古老的文化瑰宝也展露出时代风采。
D.故宫文创产品成为文创爆款,关键在于其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在于其销售手段的商业化操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益于守正创新、守正出奇的文创精神,《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这将启发更多的文创产品走向成功之路。
B.打造一款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创产品,最重要的是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的契合点,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C.联合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D.文化创新力量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我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令人期待。
6.为进一步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酒色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的雨湖边,有一条名叫“司马巷”的老巷子。在巷子中段的一个花木扶疏的小庭院里,住着年近古稀的著名花鸟画家梅如海。

在这个阳光明亮的上午,几乎一月没动笔的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画室。老伴早为他沏好了茶,他习惯性地在太师椅上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构思。

梅如海一辈子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尤擅画梅,且喜欢画大片的梅干梅枝梅花,梅香如海,正如他的名字。他的花鸟画,往往以光彩照人的墨色、苍劲的线条,写干写枝写藤写石,在一层层灵明清鲜的墨色衬托下,配以强烈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特别是以“红花墨叶”画法作的寒梅图,老辣中透出一派热烈,久享盛名。他常用的闲章,有一方为“酒色之徒”,人以为怪,他嗬嗬一笑:“我爱酒,也爱色,作画时边品酒边泼墨施丹,不是酒色之徒吗?”

他当过多年的古城书画院院长,画价不低,每平方尺达五千元。他很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捐钱捐画乐此不疲。但对于或当面或托人求画的各级官员,他会淡淡地说:“你们不少这几个钱,我的画是要按尺论价的。”

“老梅,巷子里的边贵生,来看望你哩。”老伴忽然把一个中年汉子领进了画室。

五十来岁的边贵生,住在巷子的前端。早年下岗后由居委会安排专门打扫这条巷子,每月工资也就千把块钱,妻子在街道上的纸盒厂做事,儿子应该大学快毕业了。

梅如海放下刚刚展开的四尺整宣,笑盈盈地说:“贵生,你是第一次到我家来,快坐,快坐。我常对老伴说,这个贵生特别关照我家,门前这块地方不但扫得纤尘不染,还专门带了水桶、抹布擦洗院门,辛苦了!”

贵生憨厚地把一个礼品袋放在案上,里面是一瓶茅台酒和一包水果。

“梅老,我来给你贺春哩。打扰了,请原谅。”

“贵生,你来,我欢迎!送这么重的礼,我不能收,提回去吧!”

边贵生的脸红了,眼里闪出了泪光。

老伴忙对梅如海使了个眼色,说:“老梅,进门时贵生告诉我,他儿子早几天参加了外贸局的公务员笔试,成绩拔尖,将进入面试哩。为表示祝贺,我刚才送了他一个包封,请他转交那个了不起的后生子。”

梅如海这才放下心来,老伴明白事理,包封里放的钱,肯定超过礼品钱。于是,他和颜悦色地说:“贵生,你儿子有出息,我高兴。但你犯不着给我送礼呀,邻里之间,别来这么多礼数。”

边贵生轻轻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老梅,贵生不好开口,我替他说吧。他儿子笔试的成绩本是第一名,可却有五个人进入面试,总共才要一个人,录取谁还说不定。那个局长打电话给贵生,说知道贵生和你是邻居,能不能去求张画送给他?”

贵生说:“梅老,我……唉!”

梅如海蓦地站起来,在画室里来来回回地踱步,额上的青筋一根根凸现出来。良久,他浩叹一声,然后,急步蹿到画案前去。

“老伴,开酒!”

“你酒柜里不是有酒吗?”

“开贵生送的这瓶酒!”

老伴熟练地把酒瓶打开了。

梅如海拎起酒瓶,在大砚池里倒上酒,然后寻出一根圆柱形饰着龙纹的徽墨,咬着牙霍霍地磨起来,墨香伴着酒香,很快盈满了画室。接着,往一个调色的大瓷碟里倒酒后,再拎起一管洋红挤进去,调匀后,又掺了点儿胭脂。

“贵生,这酒我不能喝,说明我并不欣赏那个人。让墨和色‘喝’吧,然后一并送还给他。你的意思到了,我的心也安了,请不要见怪。”

贵生连连点头:“我懂,我懂!”

梅如海从酒柜里拿出酒,给自己和贵生各倒了一大杯。

“来,贵生,碰个杯,祝你全家万事如意。”

碰过杯后,梅如海喝了一大口,然后一手端杯,一手拿笔,沉下心来画画。

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大笔遒劲地挥写,画出梅干、梅枝、石头;再换笔,潇潇洒洒地画成团成簇的梅花,盛开的,半开的,含苞欲放的,如火如霞。梅如海一门心思都抛在画上,画一阵,呷一口酒,脸上放亮,腕底生风,宛若身边无人。

临近中午的时候,大幅梅花图就画好了。梅如海用篆字题写画题:“只有香如故”;再以行草写下款识:“乙丑春梅如海作于湘潭司马巷苦香堂”。他没有问那个局长的姓名,因为他压根儿不想把这个姓名题到画上去。接下来是钤上名章和闲章,但闲章不是用的“酒色之徒”,而是另一方,也是四个字:“相对无言”。

他对贵生说:“你用我的手机,给他打个电话,就说你正在我的画室里,我正在为他画梅花图。待到出榜的日子,他派个人到我家来取画就是。”

贵生不解地望着梅如海。

梅如海一口干完杯子里的酒,坐下来,微闭双眼,如老僧入定。

“贵生,老梅是为你儿子好,让局长把这事办妥。你打电话吧。”

摆在画案上的画,散发着酒香、墨香、色香……

(选自《红岩》2009年第3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三、四自然段以插叙方式说明梅如海的画技及身价,在凸显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B.梅如海说:“你们不少这几个钱,我的画是要按尺论价的。”说明他虽不喜来买画的官员,但只要出价合适也是乐意作画卖给他们的。
C.小说透过对边贵生的身份介绍及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D.从情节来看,小说并无奇巧复杂、波澜起伏的情节,而是在叙述主要情节的过程中佐以几处闲笔,不仅丰富了叙事内容,而且加强了叙事的情趣。
8.小说以“酒色”为题,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聂鑫森的小说因其浓郁的文化气息而被称为“文化小说”,这篇小说的文化味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B.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C.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D.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至20岁、女子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是供长辈呼唤。
B.“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C.“民”,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署”,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等。在此文中表示兼任官职,在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权”“转”“摄”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按察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熊概逮捕了遇赦的平康,把他连同另外抓捕的几十个豪强恶徒,一并送往京都治罪。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2021-07-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杜甫

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注释】①表丈:即表伯叔。②力疾:扶病强起。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是在叙事,说自己清晓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都督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悲伤之感。
B.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仍是叙事,说自己转瞬间又接待客人,愁绪也因此更增,觉得自己就像来客一样老去。
C.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意蕴,体现了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D.整首诗歌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可概括为“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的初春之景,也触动着诗人的悲情。
15.全诗的情感围绕“悲”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悲”的具体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