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十八)“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配套检测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1-09-02 3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名著阅读、阅读与鉴赏

一、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抑,反语辞。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其诸,语辞也。人,他人也。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节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顾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结合朱熹的批注,概括子贡认为孔子“必闻其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子贡和朱熹对孔子的评价有何异同。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材料三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3.《诗》属于孔子教学内容中“文”的部分,除此以外,孔子的教学内容还有:______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对学《诗》的基本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②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③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朱熹《论语集注》)

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材料中“礼,与其奢也,宁俭”的“礼”有什么不同?
6.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儒家推崇礼乐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

注①造次:危难时。②器:某种器具。③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7.孔子对子贡的评价是“器也”“瑚琏也”,他的言外之意是     
8.综合以上材料,评说孔子的君子观。
2019-01-13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材料二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9.根据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子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大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0.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021-09-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十八)“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配套检测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1.出自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原则?请指出并加以评析。
2021-09-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十八)“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配套检测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


【注】①奚:为什么。②施:施行,延及。
13.材料(1)中,“牛刀”喻指 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对“为政”的认识。
2019-05-13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论语阳货》)

②(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助治丧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庄子大宗师》)

15.概括孔子对丧礼的要求(不得摘引原句),并分析提出这种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16.孟子反、子琴张在丧礼上的表现有何特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
2018-01-19更新 | 140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材料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篇》)

17.以上两则材料,可看出孔子“用人之道”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成语)。
18.结合两则材料,对孔子思想中的“用人之道”进行评价。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①櫽栝(yǐn guā):矫正木的工具。②骰率:弓张开的程度。
19.子贡与南郭惠子的对话体现了孔子_____的教育思想,孟子所说的“大匠”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
20.联系两则材料,分析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 ①几:轻微,婉转。 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2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
2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23.“天下有道”之“道”意思是________,“独行其道”之“道”意思是________
24.综合以上材料,试分析儒家对“富贵”与“贫贱”的认识。
2020-02-05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论语·先进》)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话·述而》)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25.第一则材料中“升堂”“入室”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26.根据第二、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学”的理解。
2019-04-30更新 | 226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27.上述材料强调了儒家“中庸之道”中_________的内涵。(不得抄用原文,不超过5个字)
28.孔子为什么对“乡愿”深恶痛绝?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名著阅读、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名著阅读
6
文言文阅读
8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名著阅读
3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著阅读
1-20.65《论语》  名著阅读
3-40.65孔子(前551-前479)  名著阅读
9-10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11-120.65《论语》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9-200.65孟子(前372-前289)  荀子(前313-前238)  名著阅读
23-24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二、文言文阅读
5-60.4孔子(前551-前479)  朱熹(1130-1200)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7-8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3-140.65孔子(前551-前479)  其他
15-160.4《论语》  《庄子》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7-180.4其他春秋作家  其他
21-22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25-260.65孔子(前551-前479)  其他
27-280.65孔子(前551-前479)  其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