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英华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2-01 1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它们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对音乐美的努力追求。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       ), 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诗歌与音乐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两者(       ), 互为一体。尤其是诗歌中对音乐的(       ) 描写,更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因此,“音乐入诗”便成了文人常谈的话题。

(改编于时爱华《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和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行云流水       融会贯通       精妙B.风流云散       水乳交融       精细
C.风流云散       融会贯通       精细D.行云流水       水乳交融       精妙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使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B.诗歌传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D.诗歌传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使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或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荆轲刺秦王》中的“变徵之声”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激扬。
B.《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即指“风”“雅”“颂”“赋”“比”“兴”。
C.古代文人常用“号”命名作品集。比如袁枚,号随园,作品集故曰《随园诗话》。以此相同方式命名的作品集还有很多,比如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归有光的《震川文集》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运用5G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新型关系。

以往用户只能依靠打电话或是登门询问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想要的文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有一些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检索查找该图书馆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文献。若围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无疑将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建设网络书籍信息查阅系统,及时更新馆藏书籍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查阅渠道,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查阅到自己想要的馆藏文献;同时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形式也会大大丰富,如图书馆可以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实现自我发展。

运用5G技术也能够改善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方便馆员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首先,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在5G时代,馆员必须积极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其次,5G技术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结合5G技术支持下的云计算或者大数据平台中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阅读情况的分析,面对不同用户,馆员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相关书籍或者检索某类型信息,进而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取材于王辉《5G时代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研究》)

材料二


   

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单位时间使用:人数)

(取材于新疆农业大学白克尔吾马尔《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材料三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应该积极调整服务模式,重视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利用。图书馆员应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使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原有的向导式和指南式的用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变,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更智慧的学科分析与知识服务,并进一步扩大用户服务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获得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向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态势。大数据技术出现前,不全面、不细致的数据无法使图书馆获得用户的准确资源需求。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用户与资源之间的联系,寻找用户行为规律,精确分析不同环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隐性需求,融合推荐、可视化等技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资源,让资源精准配送到每一位用户。

后信息时代下读者资源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特点以及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无时空与地域限制的特点,都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对用户使用轨迹、用户偏好,用户社交关系捕捉到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甚至用户情感等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提取进而挖掘有价值的用户需求。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以数据驱动服务和发展,以用户需求指导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独立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迅速、准确、全面地提供给用户。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为图书馆带来一场变革,建设全新的开放、互联的智慧型图书馆。

(取材于高雅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图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将使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进步缩小。
B.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
C.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不平衡,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D.在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中,“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利用率不到“中国知网”的30%。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各高校中,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方便了学生的检索、借阅,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B.5G时代的到来,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C.图书馆与教育融合,可以使用户在线上接受远程教育,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
D.运用5G技术,可改善图书馆与用户、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6.下列做法不符合“智慧图书馆”特点的一项是(     )
A.图书馆给老人提供纸质的借书卡片,方便查询,实现借阅。
B.学生如果借阅某一图书馆的图书失败,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查询其他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以实现成功借阅。
C.馆员利用智能书车(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进行高效率归架。
D.民众通过图书馆相关公众号或者客户端实现网站检索,借阅。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迁丞相司直。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留月余。”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又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庆坐免官。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及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基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无何,方进奏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后为少府,数馈遗汤。信、咸幸得备九卿,不思尽忠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微幸,苟得亡耻。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之谓也。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免示天下。”奏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方进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曰恭侯,长子宣嗣。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谢罪乞骸骨                  乞骸骨:接受处罚
B.方进于是举劾                  举劾:举报、弹劾
C.又扬尚书事                      暴:泄露
D.既至,殿中                      会:集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迁丞相司直                      身死人手,天下笑
B.方进起视事                      今其智反不能及
C.臣请免示天下                  汉亦留之相当
D.尝有所奏事,忽忘          蚓无爪牙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B.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C.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D.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的总称。在周代,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完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
C.疏,古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意见,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主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方进恪尽职守。在担任丞相司直时随皇帝入甘泉宫,因发现了陈庆有罪而弹劾他,陈庆因此被朝廷免去了官职。
B.翟方进识才爱才。淳于长虽为外戚,但擅长谋略,翟方进刚任职时唯独与他交往,因翟方进的举荐,淳于长位列九卿。
C.翟方进刚正直言。新任丞相后没过多久,就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奏请皇上罢免他们。
D.翟方进深得皇帝信任。在淳于长的事件上,很多官员受到牵连,翟方进不仅安然无恙,皇上还勉励他不要懈怠,要保重身体。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2)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13.翟方进和淳于长交好,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题梵隐院方丈梅

晏敦复

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正直大臣。③亚:同“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的形象,抒发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
C.颈联中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从正面突显了梅花晶莹洁净的形象。
D.诗人在这首诗中移情于物,创造了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5.首联运用了哪种修辞?塑造出梅花怎样的形象?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在《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了秦始皇为加强地理防务派遣得力的将领与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