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15 1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礼记》记载:“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②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立即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③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这一民间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并帮助官府征收商税。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④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管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B.《二年律令》与《唐律》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立刻焚毁剩余有毒肉食。
C.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专门设立了行会这一官方机构,并引入行会管理办法。
D.针对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的情况,唐、宋两代在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细节上作出了完全相同的规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序,谈及四个朝代食品安全的监管策略,这对现今我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B.第①段运用引用论证法,以《礼记》中对周代食品交易的相关记载来论证周代统治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C.第②段将汉唐时期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法令条文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述了唐代食品交易活动的频繁。
D.第③段例举不法商人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行为,以此论述宋代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较为详尽周密。
B.周代已有关于食品安全的规定,到宋代形成了完全由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C.宋代商人们按照经营类别组成不同的行会组织,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相关费用是行会的职责之一。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一条关于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很多人表示都还没见过真的数字人民币,没想到假冒的就已经出现了。其实在 10月9日到18日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已经通过抽签的方式,抽取了5万名市民获得面额200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部分深圳市民已经率先体验了这一全新货币。为此,《科普中国》编辑对话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带大家一起来认识真正的数字人民币。

编辑:什么是数字人民币?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它属于央行管控的数字形式上的法定货币,其实就是电子版人民币,英文全称 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简称DC/EP。它和纸钞、硬币等价,主要定位于M0,即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我们持有纸钞是不计付利息的,所以数字人民币也不会计付利息。另外,公众去商业银行兑付、赎回数字人民币,银行不会收取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将与纸钞长期并存。

编辑:数字人民币怎么使用?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有四大功能: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扫码支付”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常用支付平台类似。除此之外,数字民币还支持“碰一碰”支付,这令人们使用数字人民币时,不需要网络、不需要银行账号,只要两个手机都装有DC/EP数字钱包,就可以通过“碰一碰”实现转账功能,被称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

编辑: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有什么区别?

穆长春:不少人觉得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支付宝很相似,但其实数字人民币和它们并无竞争关系,不是一个维度的事物。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通俗来讲它具有钱包的功能。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里的钱。

在电子支付时代,钱包里的钱来自绑定的银行卡,是银行系统传统发行的货币。在数字人民币时代,老百姓依然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支付工具里的钱不仅包括银行存款货币,还增加了数字人民币这个选项。

编辑:数字人民币现状如何?

穆长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况扩大到其他地区。目前中国银行已在深圳等地的内部App上,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进行试点。并在收银台上摆放着“数字人民币”的标牌。

编辑:为何要推行数字人民币?

穆长春:当前,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编辑:市场上出现的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是什么?

穆长春:我们已经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假的APP名字叫“数字人民币钱包”,但里面的东西不是数字人民币本身,目前没有这么快的技术能够做假钞,而更多是以数字人民币为噱头来忽悠大家。现在数字人民币还处于内测阶段,并未正式发行。遇到使用数字货币交易的,各位一定要睁大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来了,它到底是什么》,《科普中国》2020年11月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数字人民币怎么使用的问题,穆长春先列举数字人民币的四大功能,再重点介绍了其“扫码支付”“碰一碰”功能的具体操作办法。
B.被问到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有什么区别时,穆长春指出它们并无竞争关系,通俗讲分别具有钱包和钱的功能,不是一个维度的事物。
C.电子支付时代,用于支付的钱仍然是传统发行的货币;而数字人民币时代,支付工具里的钱既可以是银行存款货币,也可以是数字人民币。
D.关于市场上出现的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是什么的问题,穆长春认为那是以数字人民币为噱头在忽悠大家,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处于内测阶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普中国》作为组织方,聚焦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这一热点问题,力图让还没见过真数字人民币的人们,学会识别假冒数字人民币。
B.作为对谈一方的编辑,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既关心数字人民币是什么、怎么用,还关注其现状和防伪等,从而引发了一些相关问题的交流。
C.穆长春作为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力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数字人民币,他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以人们熟悉的事物和言语方式回答提问。
D.材料的说明对象是数字人民币,穆长春在答问过程中综合运用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对这一新生事物作介绍。
6.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僻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上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因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人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我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起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情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那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于是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像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早已被社会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
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
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
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8.本文划横线句子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联系全文,分析文章划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麹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洛阳倾覆,阎鼎等立秦王为皇太子于长安,鼎总摄百揆。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会雍州刺史贾疋为屠各所杀,允代其任。愍帝即尊位,以允为尚书左仆射、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雍州如故。时刘曜、殷凯、赵染数万众逼长安,允击破之,擒凯于阵。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去城数十里,群贼绕城放火,烟尘蔽天,纵反间诈允曰:“郡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允信之,众惧而溃。后数日,麹昌突围赴长安,北地遂陷。允性仁厚,无威断,吴皮、王隐之徒,无赖凶人,皆加重爵,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杨像、扶风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皆征镇杖节,加侍中、常侍,村坞主帅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欲以抚结众心。然诸将骄恣,恩不及下,人情颇离,由是羌因此跋扈,关中淆乱。刘曜复攻长安,百姓饥甚,死者太半。久之,城中窘逼,帝将出降,叹曰:“误我事者,麹、索二公也。”帝至平阳,为刘聪所幽辱,允伏地号哭不能起。聪大怒,幽之于狱,允发愤自杀。聪嘉其忠烈,赠车骑将军,节愍侯。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麹允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B.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C.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D.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麹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即太子,一般指预定继承帝位的皇子,秦汉时也指诸侯王国的预定继承者。
B.持节,指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有皇帝授与的标志威权的节杖,后逐渐演变成官职名。
C.胡,古代泛指居住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中“胡”指匈奴。
D.谥,帝王、大臣等有特殊地位者死后所获评价性称号,麹允之谥“节愍”含赞美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麹允出身豪族。当地歌谣说他家牛羊数不清,宅邸大门漆朱、墙壁漆青,富贵逼人;晋愍帝即位前,麴允已经官至雍州刺史。
B.麹允颇有战功。晋愍帝即位不久,敌将刘曜、殷凯、赵染等人率军进攻西晋京师长安,麹允击败他们并在战场上活捉殷凯。
C.麹允仁厚但缺乏威断,希望用高官重爵团结属将,但他不辨人物贤否,恩惠不及一般士兵,结果事与愿违,终致关中大乱。
D.麹允忠于帝室。长安难以坚守,晋愍帝出降受辱,被押至平阳幽禁,麹允伏地痛哭不起触怒刘聪,被关进监狱,含恨自杀。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
(2)纵反间诈允曰:“郡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
2021-12-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